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從「最嚴峻形勢」到「病毒不可怕」 中國官媒1週內態度180度轉彎

美國之音指出,中國官媒為配合政府,對防疫措施的態度在短短1週內急遽轉變。(美聯社)

美國之音指出,中國官媒為配合政府,對防疫措施的態度在短短1週內急遽轉變。(美聯社)

2022/12/11 16:00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中國嚴厲執行防疫「清零」政策3年,終因民眾忍耐達到極限而逐步放寬。《美國之音》(VOA)10日指出,中國官媒為了配合政策變化,只用了短短1週,就迅速修改對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描述方式,從堅稱抗疫面對嚴峻形勢,改為宣傳病毒並不可怕。

報導指出,疫情開始的前2年,中國政府和官媒不斷宣傳嚴格封鎖措施可有效遏阻疫情擴散,並強調病毒的致命性及潛在後遺症,批評西方國家與病毒「共存」的方針。即使在低致命性的Omicron變種病毒出現後,中方仍堅持這套宣傳方式,並繼續「清零」。

11月底全國各地出現反清零的「白紙運動」示威後,中國多個地方政府意外開始放寬防疫措施,中央也在7日頒布「新十條」大大降低封閉措施和檢查健康碼的門檻。

然而,事實上,曾多次稱頌「清零」的「人民日報」評論員仲音,12月1日仍在一篇評論文章中寫道:「當前,全國疫情總體呈較快發展態勢,疫情波及面廣,部分地方出現了疫情規模性反彈的風險,一些地方面臨抗疫近3年來最複雜、最嚴峻的形勢。」同一天的「新華時評」也稱:「當前,我國新增新冠肺炎感染者數量持續增加,部分地區疫情擴散加快。Omicron變種病株隱秘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早期感染者更難快速識別。」

不料,幾天後風向驟變,官媒開始強調此前不常提及的Omicron的另一個特點:毒性低。

「新華時評」12月5日的文章表示:「隨著Omicron病毒致病性的減弱、疫苗接種的普及、防控經驗的累積,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與任務。」文章還宣布:「最困難的時期已經走過。」12月6日,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引用專家說法,稱Omicron「非常接近季節性流感,可防、可控、也可治」。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12月8日的節目上更表示,隨著「新十條」發布,「我們正式邁向結束疫情生活的道路」。

前中國美國商會主席、現居北京的美籍律師吉莫曼(James Zimmerman)在推特上直言,「(中國)宣傳機器正瘋狂工作。2022年的官方敘事線將是修正主義—淡化、編造、遺忘。就像魔法一樣,所有『清零』帶來的過度措施和不滿都將很快被埋葬和遺忘。」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