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生命!烽火中 烏克蘭芭蕾舞者重返舞台
利維夫國家歌劇院恢復演出後的首場劇作「吉賽爾」。(圖翻自推特)
〔記者魏國金/台北報導〕烏克蘭利維夫(Lviv)國家歌劇院上週五從戰火中恢復運作,並推出首場演出—芭蕾舞劇《吉賽爾》(Giselle),該劇描寫一名美麗的農村女孩因愛人背叛而早逝的故事,劇院藝術總監沃夫昆(Vasly Vovkun)說,「《吉賽爾》有著所有的歡欣與悲傷;也有死亡與愛的勝利。事實上,這個主題與現今一致:縱使我們聽聞太多的死亡,我們仍對愛與生命將獲勝抱有希望,在這齣戲與在生活中皆然」。
曾任烏克蘭文化與觀光部長的沃夫昆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說,「戰爭總是以某種方式衝擊我們每個人,我們了解光明必然戰勝黑暗、生命必然贏過死亡,而劇院的任務是宣揚此論」,他也說,在激烈衝突中,提供一個撫慰人心之所是驅動劇院恢復演出的力量。
CNN報導,儘管該劇門票被一掃而光,但劇場內仍留有許多空位。而在演出開始、燈光轉暗前,廣播說,「親愛的來賓,如果空襲警報響起,我們將中斷演出,舞者與觀眾務必前往劇院內的避難室躲避」。
64歲的沃夫昆指出,由於避難室的空間限制,只能接受300名觀眾進場,「但對我們而言,這仍是偉大任務,讓人們得以在艱難時局中忘掉新聞,因為戰爭沒有好消息,而對觀眾來說,欣賞藝術作品將讓他們靈性復甦」。
68歲、在歌劇院擔任半世紀彩妝師的Maria Malanchyn表示,「就我而言,文化向來必須的,現在更是如此;我們有許多人流離失所,生命對他們太艱難,但我們向他們展現生命可以走下去」。
如同許多烏克蘭人,演出吉賽爾的21歲舞者姬里克(Daryna Kirik)因這場戰爭與布查屠殺的恐怖,生活天翻地覆,她說,「舞蹈幫助我從現在發生的事轉移注意力,我多數的親友現在落腳基輔與基輔地區,我的母親、外婆與她的姊姊是布查佔領區的倖存者」。
對姬里克而言,回到舞台給予她新的使命感,以及表達感受的機會,她說,她最喜歡扮演吉賽爾之處是「在瘋狂的場景中表達情感的機會,所有長期累積的負面情緒可以與角色的情感一起宣洩出來」。
報導說,這齣只有兩小時的芭蕾舞劇顯然達到它鼓舞人心的目的。50歲的記者帕拉馬楚克(Victoria Palamarchuk)說,「在來到這裡後,你了解生命不會被擊敗。我們的生命不會被飛彈、化武或核武轟擊或摧毀」,在離開烏克蘭中部日托米爾(Zhytomyr)地區的家後,她現在與一大家子親人在利維夫生活。
她微笑補充,「當這樣的地方存在—劇院、歌劇與芭蕾舞劇院,而人們來到這裡,因這些樂音感受歡欣,那麼生命就不會被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