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天文系主任:外星文明已於2017年造訪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哈佛大學天文系系主任勒布(Abraham Loeb),今年1月26日即將出版新書《天外來客:地球之外智慧生命的首個跡象》(Extraterrestrial: The First Sign of Intelligent Life Beyond Earth),其中重申他過去的研究,亦即2017年通過太陽系的雪茄狀詭異星體,就是外星文明的產物。
據《紐約郵報》報導,勒布表示,這個外星物體被命名為「Oumuamua(在夏威夷語中具有偵查兵的涵義)」,2017年9月6日從距離地球25光年的織女星方向進入太陽系,9月9日是它最靠近太陽的時候,到了9月底,Oumuamua以時速9.5萬公里掠過金星,10月7日飛越地球後迅速向天馬座移動。
科學家們原先認為Oumuamua只不過是顆普通的彗星,但勒布分析,它應該是外星文明丟棄的科技物品,畢竟Oumuamua存在著許多詭異的特徵。
首先,這個外星來客的長度至少是寬度的5至10倍,在太空中從未有物體長得如此奇怪,勒布說,Oumuamua的長寬比超過最極端小行星或彗星好幾倍之多。
而且,這個物體非常明亮,其反射率至少是典型太陽系小行星或彗星的10倍,表面看起來就像是金屬一樣。不過,真正讓勒布推論Oumuamua來自於外星文明的原因,主要還是它離奇的移動方式。
基本上,太陽引力會在物體靠近時大幅度加快其速度,然後將其甩出另一側,等到越過太陽後物體的速度便會逐漸降低。然而,Oumuamua離開太陽時,竟然有加速跡象,顯見它除了受到太陽引力影響之外,還具有某種推力。
起初,科學家們還拿出彗星來解釋Oumuamua的異常移動方式,因為當彗星接近太陽時,就會因為熱度釋放出曾經凍結的氣體,達到類似火箭的作用。不過,若發生這種現象的話,彗星就會出現長長的尾巴,但Oumuamua完全沒有這種跡象。
勒布基於形狀、外觀、動力等原因,做出驚人的結論:Oumuamua可能是外星文明「太陽帆」的一部分,類似於浮筒的構造,只是已經被丟棄了成為太空垃圾。勒布表示,尋找外星文明的方法之一,就是尋找他們丟掉的廢棄物。
當然,天文學界並非所有人都認同勒布的推測,國際太空科學研究所(International Space Science Institute)2019年發表在《自然·天文學》期刊的論文,就強調勒布的假設尚無令人信服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