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美國對台軍售 使美台「刺蝟」戰略更一致
美國近一週來接連批准對台出售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增程型距外陸攻飛彈、F-16戰機外部傳感器,以及岸置「魚叉」反艦飛彈系統。圖為台灣海軍在漢光演習中發射魚叉飛彈。(美聯社檔案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近一週來接連批准對台出售價值18億美元的增程型距外陸攻飛彈、F-16戰機外部傳感器,以及價值24億美元的岸置「魚叉」反艦飛彈系統。彭博社27日分析,儘管中國向來反對美國對台軍售,但川普政府最近的軍售案讓北京擔憂的另一個原因,是這些武器讓美台在抵禦中國入侵的「刺蝟」(hedgehog)戰略上更為一致。
彭博指出,美國本月批准的軍售案,標誌著台灣在戰略上發生明顯轉變。傳統上,台灣傾向於採購更容易遭到中國攻擊的先進戰機和坦克,而最近的軍售案落實了向更強大的非對稱作戰能力(asymmetric warfare capabilities)的過渡,這是美國國防分析家長期以來的建議,台灣自2017年來也納入自身的防禦戰略。非對稱作戰旨在對跨越台灣海峽的中國軍隊造成更大殺傷力,同時限縮北京透過大量飛彈摧毀台灣防禦系統和空軍的能力。
台灣認為,這些武器純屬防禦性質,是逐步向「刺蝟」或「豪豬」(porcupine)戰略轉變的一部分。這種戰略將使台灣強化其防禦能力,同時阻止中國的攻擊,以避免造成美中兩國的核武衝突,進而毀滅亞太地區。美國總統川普加強與台灣的關係,包括在2018年簽署「2019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 FY2019),要求美國對台灣的防務需求進行年度評估,並提高台灣的軍力準備。
然而,美國對台出售包括射程可達中國領土、被中國視為攻擊性而非防禦性的飛彈系統,仍可能引發北京怒火。目前中國正與美國在貿易和科技領域展開一場更廣泛的戰略競爭。
中國人民大學海外安全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朱江明認為,無論怎麼看,這些武器都不是防禦性武器,而是攻擊性武器,「美國正在繼續向台灣輸送有毒的刺。」他聲稱,「中國將採取必要措施維護我們的主權和安全利益。」
本週稍早,中國宣布對美國波音公司(Boeing Co.)、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Corp.)和雷神公司(Raytheon Technologies Corp.)實施制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7日聲稱,中方敦促美國停止對台軍售,避免損害「中美關係,以及兩岸的和平與穩定。」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暨產業研究所所長蘇紫雲統計,川普政府任內對台軍售的金額,幾乎相當於歐巴馬政府8年來對台軍售的總額。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研究員吳尚蘇(Wu shangu-su)則說,為了反制美國對台軍售,中國可能發動更多軍事演習、實彈射擊、在台灣進行破壞活動,甚至威脅馬祖或金門等離島。
不過,台灣民進黨立法委員、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召委王定宇強調,「我們必須保護自己,所以當我們發展自己的能力時,我們試圖像刺蝟一樣。當獅子試圖吞下刺蝟時,牠會受傷—所以沒有獅子會試圖吞下刺蝟。」美國售予台灣的最新武器將有助於中國的戰爭成本,「我們現在台灣所做的,是讓中國領導人三思」,「我們要讓他們承擔不了這個代價。」
美國批准對台出售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 。(美聯社檔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