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恐無效!研究數月研判病毒源自實驗室 MIT生物學家:「人為製造」可能性最高
武漢肺炎病毒有可能是在實驗室人為製造 ,若事實真是如此,疫苗恐怕無法發揮功效。(彭博、路透,本報合成)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全球爆發,病毒起源仍未知,隨著種種證據出現,科學家們越來越肯定病毒應非源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而是從實驗室外洩。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一名生物學家近期向美媒表示,自己認為病毒比較有可能是在實驗室中人為製造,且不慎洩漏,並說若事實真是如此,疫苗恐怕無法發揮功效。
根據美媒《波士頓雜誌》報導,新加坡裔的MIT分子生物學家艾琳娜(Alina Chan)表示,自己從3月起開始研究武漢肺炎病毒的起源問題,她首先是注意到武漢肺炎病毒異常的穩定性,即儘管病毒自我複製數萬億次,但其基因組和首起病例相比,幾乎沒有異變。這讓她想起2003年在亞洲大流行的SARS病毒,她對比兩種病毒的傳染進化過程後發現,武漢肺炎病毒更像是晚期的SARS病毒,即缺乏人畜共傳病毒應有的進化階段,好像一開始就完全適應人體。
對此,她提出了3種可能,一是病毒早就在最初宿主身上完成異變和進化,成為可以直接感染人類的完美病毒,但這個假設完全站不住腳,因為那樣的異變對原始宿主來說是非常不利的;二是病毒可能在更早之前就感染人類,並傳播數月之久未被發現,但她認為中方應該會注意到未知病毒在流行,即使有,科學家也可以通過存儲的樣本查找病毒早期的蹤跡,但他們並沒有什麼發現。
最後,也是其中可能性最大的假設,病毒是在實驗室「完成」的,並曾在人體細胞上實驗,她謹慎表示,若病毒確實是來自實驗室的話,很可能是在正常研究過程中發生一場意外,她擔心若病毒是在實驗室隨機混合出現,說明病毒與病毒之間會存在很大的差異,疫苗也不會有用。
至於中國政府提出穿山甲是中間宿主一說,她發現相關論文使用的數據完全相同,正常來講,不同個體採取到的病毒的基因組都會有些微的不同,但相關論文中所有被感染的穿山甲病毒數據竟一模一樣,此外,6月時就有研究指出,沒有發現野生穿山甲感染病毒,因此這個中間宿主論不攻自破。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新加坡裔的分子生物學家艾琳娜(Alina Chan)受訪時表示,從種種證據看來,武漢肺炎病毒並非來自華南海鮮市場,而較可能是在人為製造的過程中意外從實驗室洩漏。(圖翻攝自《波士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