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專家籲中國非敵人 分析:對華府影響有限
美媒日前發表由百名中國問題專家發起或連署的公開信,警告「視中國為敵」政策有害美國與全球利益。(法新社)
〔中央社〕美媒日前發表由百名中國問題專家發起或連署的公開信,警告「視中國為敵」政策有害美國與全球利益。有分析說,公開信對川普政府對華政策影響極為有限,競爭已成中美關係未來的長期基調。
華盛頓郵報當地時間2日全文發表由5名美國資深的中國問題專家和前政府官員發起、95名資深中國問題專家學者、前官員和商界領袖連署的公開信,以「中國不是敵人」(China is not an enemy)為題,呼籲「川普總統和國會成員」重新思考中國政策。
這封公開信引起關注。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日前刊登分析文章直言,此事對川普政府的對華政策影響極為有限。
首先,分析說,公開信連署成員大都為美國研究中國問題學界中老一輩的學者,這一代學人本身就對中國和中國文化具有同情和包容的特質,在情感上採取親中立場,但這種立場在今天的美國已經難稱主流。
綜觀全部百人的連署名單,真正稱得上中青年的學者寥寥無幾,其中50歲以下的只有數人,而大部分連署成員已失去對執政者的影響力。
連署名單的年齡結構也反映出美國學界、政策界和商界,對中國立場態度的代際分布,也就是當前中生代中國專家和學者對華立場態度更為鷹派,而這些人正好是美國政府內外為決策官員提供建議的關鍵人士。
其次,公開信指「對華採取敵視態度將削弱中國國內更溫和、務實、合作的官員和領袖的影響力,反而為侵略性的民族主義賦能」。
分析稱,由於過去數十年美國對中國「賦能」的嘗試並未收到預期效果,當前美國政策制定者主流意見因此認為,「應該停止嘗試給中國的改革者賦能,對中國唯一有效的策略就是施壓」。
在經濟層面,美國的建制派政策制定者普遍認為,透過推動中國經濟發展促使北京向美國主導的自由民主政治秩序靠攏,已是不可能的命題。
更重要的是,對掌握話語權的政策制定者來說,在中國軍事崛起、經濟擴張和國際影響力增強的背景下,北京帶給美國的威脅,遠遠超過兩國具體領域合作帶給美國的利益。
分析還提到,川普政府的中國政策並非由一個長期觀察和研究中國的學者團隊所制定,而是由更偏向實際操作、更偏激的團隊根據情況而隨機應變。此意味著,當前華府制定中國政策的邏輯和這封公開信本身就是背道而馳。
這篇分析並認為,川普無意維護美國在二戰後所建立、以規則為基礎的貿易體系。這使得中美之間事實上變成零和博弈,只有極少數有限的結構性框架可以制約中美矛盾。
分析說,在真正能夠影響美國對華政策的學者和官員眼中,中美關係的本質是戰略競爭(strategic competition)。他們認為北京的根本目標是削弱美國的國際影響力。在這種語境下,中美合作空間非常有限,任何認為這些合作空間能夠超越雙方戰略競爭本質的想法,都是幼稚的。
分析還指出,中美雖然沒有進入傳統意義上的冷戰,但兩國間的地緣競爭正在取代過去40年的合作基礎,並成為「中美關係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