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 曾來台做研究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曾於1998年來台做研究。(圖擷取自諾貝爾獎官網)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曾於1998年來台做研究。(圖擷取自諾貝爾獎官網)

2015/10/12 22:2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迪頓(Angus Deaton)獲獎,理由則是「對於消費、貧窮與社會福利的分析」(for his analysis of consumption, poverty, and welfare)。迪頓十分關心開發中國家的所得分配,他曾在1998年應中研院邀請,來台進行國民儲蓄率、人口結構和經濟成長等相關研究。

根據《中央社》報導,中研院研究員陳明郎說,台灣早期經濟起飛,消費占國民生產毛額的比例並不高,所以儲蓄率較高,但隨著經濟發展,消費比例提升,與儲蓄率稍微平衡,這可以看到台灣經濟發展的縮影。

陳明郎說,迪頓強調基本方法研究,因社會科學不像物理化學可用推論,需要有數據驗證,當時台灣的經濟數據較完整,因此迪頓仔細研究台灣、印度還有其他國家的數據,來充實自己的理論。

陳明郎透露,當時迪頓已是著名的經濟學者,雖然當時中研院給的報酬並不優渥,但他仍願意來台,非常難得。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