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避免情緒性表達 家人的支持很重要

表格

表格

2021/06/20 05:30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兩性親職專家吳娟瑜表示,從該名父親精神狀況、服藥等跡象推測,原本可能已有身心方面問題,女兒猝逝後可能又因此出現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反覆回憶、不斷自責加上已無法挽回既成事實等,讓他完全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家人。

吳娟瑜建議,遇到事情,家人就須提高警覺、慎重注意言行,儘速求助心理或精神科醫師,也可以找心理輔導相關單位介入,透過生理上由醫師提供藥物支持、心理上由家人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勵。

心理師余佳容認為,當事情發生後,周遭的人都必須先冷靜下來,面對衝擊可以適度表達情緒如「我覺得難過」,但不要做情緒性表達如「你不適合當個父親」。因這類事件可能就是不小心,但心裡過意不去下要歸咎責任,容易形成「自己怪罪自己」,對身心有狀況的人來說,會產生的後果將更嚴重。

余佳容表示,該名父親先前就曾有灰色念頭和負面行為,家人的鼓勵與從旁協助非常重要,雖然不能直接解決生病這件事,但可以透過陪伴積極尋求心理諮商,或適時通報社政、衛生等單位,讓專業介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相關新聞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