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關鍵技術外流 學者建議訂經濟間諜法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舉辦法制座談會,出席者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吳盈德、台北法律學院名譽教授甘添貴、國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員蔡榮峰、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教授柯雨瑞(右起)。(記者陳慰慈攝)
〔記者陳慰慈/台北報導〕中國對台灣的紅色滲透無所不在,保密防諜成為國家安全工作當務之急,法學界認為,政府對「間諜」格局仍停留在軍事、國防,這樣的定義太窄,因中國對台「開戰」不只是軍事侵略,還有經濟戰、貿易戰等,建議政府仿照美國制定「經濟間諜法」,防堵台灣研發技術遭中國竊取,重創我國經濟。
經濟戰 不比軍事攻擊輕
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林志潔昨天出席台灣本土法學雜誌舉辦的法制座談會。她表示,近期外患罪修法,把敵國港、澳、中國整合進去,解除了過往外患罪完全無法適用敵對勢力的根本問題,此部分值得肯定;但關於「間諜」認定,未慮及經濟外患與資訊外患,仍停留在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砲戰的落伍想法,畢竟用經濟、金錢跟資訊來顛覆、買通台灣民眾,比軍事攻擊更省時、省事,也更有效。
林志潔認為,台灣上市櫃股票有八成以上是高科技業,台積電更是指標,如果有一天台積電被中國併購或佔領,會對世界造成很大的災難,台灣沒有經濟的話,還有什麼?經濟問題就是國安問題,因此美國早在一九九六年就制定「經濟間諜法」,建議我國也應比照制定。
中資介入大同 藏禍心
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吳盈德舉中資透過香港帳戶大量購買大同公司股票為例,指大同長期在台灣承攬國家大型資訊專案,包括全國戶役政系統、移民署出入境電腦維護、國防部電子公文系統、勞保局核心系統整合再造案等;吳認為中資想掌控大同,背後原因絕不是炒地皮,而是為了這些重要的核心系統,蒐集台灣國安情報。
吳盈德說,中國紅色供應鏈崛起,無所不用其極挖走台灣科技人才與高科技技術,造成我國人才與營業秘密流失,嚴重衝擊我產業競爭和國家安全,Google、微軟、亞馬遜、IBM等美國科技大廠自二○一八年都宣布擴大對台投資,但美商這波投資是以研發為主,將涉及大量營業秘密,近年中國竊取營業秘密案例頻傳,我國若不在法制面跟上美方保護技術的腳步,恐淪為機密技術破口,甚至減弱美方投資台灣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