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長時間待援 仰漂比水母漂更適合

    水母漂

    水母漂

    2018/06/30 06:00

    〔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台東婦人撈魚苗落海,雖然不會游泳,仍以水母漂姿勢獲救,台東縣消防局搶救科長林信宏表示,不會游泳不等於不會自救,會游泳也不一定能自救,婦人用對方式,也因不會游泳,只能在海上等待,反而保留了體力,順利等到救援。

    林信宏說明,水中自救第一要務是保持體力,而水母漂能讓落水者以最少體力,在水中維持最長時間漂浮。水母漂姿勢為縮頭、抱膝、弓背,使身體呈彎曲狀,深呼吸後,臉埋入水中,再緩緩吐氣,欲換氣時,雙手微放鬆,頭浮出吸氣,再埋入水中。

    林信宏說,仰漂姿勢更適合落水者長時間等待,即全身放鬆,吸滿氣後,頭慢慢向後仰,換氣時再以口部快吐快吸。

    林信宏指出,若身上衣物可以做成浮具更佳,落水者要趕快脫下身上衣服,由頭後向前拋,衣物內充滿空氣即成為浮具,抱住有助減少體力流失。

    仰漂。(資料照)

    仰漂。(資料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