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不是大蛤蜊!學生走讀「溪堀」意外挖出12公分淡水河蚌

    學生們從水圳裡意外挖出的淡水河蚌,整整有12公分寬。(記者王姝琇攝)

    學生們從水圳裡意外挖出的淡水河蚌,整整有12公分寬。(記者王姝琇攝)

    2024/11/22 18:17

    〔記者王姝琇/台南報導〕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規劃「踏溯台江」課程,今日帶領長安國小「水水長安」同學來到曾文溪舊河道歷史場域「溪堀」,意外挖出越來越罕見的淡水河蚌,為淡水水域最大型的二枚貝,整整有12公分寬!

    長安國小「水水長安」同學今日以步行踏溯海尾寮水圳,從水圳走到十三佃農田村落,進行餐桌到土地的專題探索學習,學生們走在水圳旁認識菅芒花,及各式各樣的農作物,並來到溪堀認識田螺、草魚等,突有學生大喊:「挖到大蛤蜊!」定睛看才發現學生意外挖到的,是淡水河蚌。

    社大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說,「溪堀」是十三佃村人養魚的淡水埤塘,請教社大老師莊孟憲才確定學生發現的是愈來愈少見的淡水河蚌,台語稱為「加貝」;早期農村很常見,但因農藥環境污染已愈來愈少見,今日的發現也代表十三佃溪堀一帶環境尚未受到破壞。

    長安國小老師翁育民指出,想讓班上學生當個「野孩子」,有更多接觸田野的機會,甚至成為日常;走在水圳與村舍之間,低頭找蟲、抬頭望雲與飛鳥、尋著花的香味顏色與姿態;累了,可以坐在水圳旁,聽著水圳各種構工的神奇與智慧。如此,編織出台江特有的水理紋路與生態特色,有了這樣的日常,生活的底蘊就會深刻,對環境的感知也會敏銳。

    同學蔡傑宇說,透過走讀學到好多新知識,包括台江先民運用灌溉水圳種植農作物、水果樹所發展出來的各種生活智慧,特別是水圳除了灌溉農田,還可以是村落吃水堀的飲用水、養魚的養殖用水,真是出乎意料之外,我們還嘗試走在先民所架設在水圳的簡易木橋,很新奇的體驗!

    學生走讀曾文溪舊河道歷史場域「溪堀」,意外挖出越來越罕見的淡水河蚌。(記者王姝琇攝)

    學生走讀曾文溪舊河道歷史場域「溪堀」,意外挖出越來越罕見的淡水河蚌。(記者王姝琇攝)

    同學們走讀結束進行分組討論,並繪製「台江海尾寮水圳探索地圖」與全校師生分享。(記者王姝琇攝)

    同學們走讀結束進行分組討論,並繪製「台江海尾寮水圳探索地圖」與全校師生分享。(記者王姝琇攝)

    為陪伴台江高國中小學親師生認識台江先民建庄結社的奮鬥歷程,今年台江流域學習「踏溯台江」課程,特別規劃「海尾寮水圳探索課」。(記者王姝琇攝)

    為陪伴台江高國中小學親師生認識台江先民建庄結社的奮鬥歷程,今年台江流域學習「踏溯台江」課程,特別規劃「海尾寮水圳探索課」。(記者王姝琇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