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東珍貴文物遇火劫 鐵花路劉銘傳時期木造守車燒毀

展示在台東市鐵花路、清朝劉銘傳時期打造的木造守車,2日晚間10點多起火。(記者黃明堂攝)

展示在台東市鐵花路、清朝劉銘傳時期打造的木造守車,2日晚間10點多起火。(記者黃明堂攝)

2023/06/03 05:52

首次上稿 06-02 23:30
更新時間 06-03 05:52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展示在台東市鐵花路、清朝劉銘傳時期打造的木造守車,見證台灣百餘年鐵道史,2日深夜10點多起火全面燃燒,消防人員雖迅速撲滅火勢,但車體焦黑,只剩鋼結構。疑似街友在裡面煮東西失火,街友被警方帶回偵訊。

2日晚10點9分,民眾發現展示於台東舊站的木造守車起火燃燒,台東縣消防局接獲通報,立即派遺台東、特搜、大豐、南王分隊及台東大隊趕往救援,消防人車抵達時,木造守車已全面燃燒,消防人員迅速撲滅。縣府交觀處官員到場了解時說,此守車並非歷史文物。

不過,根據現場展示牌說明,木造守車見證台鐵道發展的一頁滄桑歷史,起源於清朝劉銘傳創建的台灣鐵道時期,日治時代因軌距不同而變造,底座是劉銘傳時代,車廂是日治時代,窗戶則是民國時代,集3個不同時代於一車。

根據國家文化記憶庫網點說明,木造守車展示於台東市鐵道藝術村內,根據專家推估此車箱應起源於清朝劉銘傳來台創建鐵路時期。「守車」是貨運列車車長及貨物押運人員乘坐的車廂,當時每班貨運列車會聯掛守車於頭尾;守車只載人而不載貨稱為「專用守車」,車長有觀看前方路況之責,碰到緊急狀況時,有權掌控列車的安全。此木造守車經歷不同時代的改造,底座是劉銘傳時代,車廂為日治時期,而窗戶則是民國時期,演變出一個跨越時代的車廂綜合體。

戰後,民國71年(1982)台東線鐵路軌距由762mm拓寬為1067mm,此車廂因軌距不合而被裁撤停用,在戶外任由風吹雨打,沒人管理,一度成為街友聚集處;而車廂內原有的連結器、輪子等重要零組件也都不翼而飛,不再復見。台東舊站廢止後,改為鐵道藝術村,木造守車經修復,再度呈現於世人眼前,見證了台灣鐵道發展史滄桑的一頁。

木造守車起火後全面燃燒,車體被燒到只剩鋼結構。(記者黃明堂攝)

木造守車起火後全面燃燒,車體被燒到只剩鋼結構。(記者黃明堂攝)

疑似在木造守車內起火煮食的街友被警方帶到派出所偵訊。(記者黃明堂翻攝)

疑似在木造守車內起火煮食的街友被警方帶到派出所偵訊。(記者黃明堂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社會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