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科技執法一年進帳2億 議員李傅中武:百姓被罰什麼都不知道
北市議員李傅中武指出批評,北市路口設置34處科技執法,一年取締開罰2億元,牌面卻只寫科技執法不合理。(記者蔡亞樺攝)
〔記者蔡亞樺/台北報導〕為降低交通違規、減少警力負擔,台北市政府目前在全市設置34處科技執法,北市議員李傅中武指出,北市一年交通罰單金額約25億元,科技執法就貢獻2億元,但科技執法的取締項目不清楚,老百姓被罰什麼都不知道,他要求設立標誌牌面清楚告示,北市交通局表示會研議。
李傅中武表示,區間測速的科技執法牌面在起點、終點都有清楚標示,北市環保局噪音執法也都有設立警示標語牌面,還有取締測速照相會寫限速50公里等牌面顯示,可是路口的科技執法,到底要執法什麼東西,既然要取締就必須清楚告訴民眾執法項目內容,「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都有規定。
交通警察大隊長陳勇華表示,「道交條例」有規定取締超速須在100至300公尺前設立牌面,科技執法目前則沒要求。
李傅中武提到,他日前開車送友人到台北車站搭高鐵,發現市民大道從承德路到中山南路沿路都是科技執法,避車彎也畫上紅線,他不敢停,繞了一大圈找一處沒有科技執法讓友人下車。
陳勇華說,科技執法有3分鐘寬限時間,比照臨停,但如果是紅線就24小時禁止停車;交通局長謝銘鴻解釋,避車彎是讓乘客可以臨時上下客,在3分鐘之內隨時停開。李傅中武說,3分鐘是彈性執法,但問題是老百姓不知道,他強調違規罰錢都可以,但政府應讓百姓知道被罰什麼。
李傅中武認為,市府應透過各種機制讓民眾知道科技執法的執法項目,甚至要立牌,只寫個科技執法很不合理,「你要罰我,也要讓我知道為什麼被罰」,交通違規人該罰就罰,但要明確讓市民知道違規在哪。謝銘鴻說,可以來研議,路口要陳列這麼多取締項目也不容易,而科技執法只是取代警察人力,且開單不是目的、是一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