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桃消防局運用資訊科技救災 維護古蹟及歷史建物

桃園市政府消防局第一救災救護大隊在桃園區忠烈祠舉辦古蹟暨歷史建築搶救演練。(記者陳恩惠翻攝)

桃園市政府消防局第一救災救護大隊在桃園區忠烈祠舉辦古蹟暨歷史建築搶救演練。(記者陳恩惠翻攝)

2021/11/01 13:19

〔記者陳恩惠/桃園報導〕為了防範古蹟及歷史建物發生火警,桃園市消防局第一救災救護大隊大有分隊昨天在已有86年歷史、前身為「桃園神社」的桃園忠烈祠舉辦「古蹟暨歷史建築搶救演練」進行火災搶救時的實境模擬與古蹟文物的搶救,有助於古蹟維護者在災害不幸發生時,最大限度地降低災害損傷,也可讓維護者在一次次的演練中掌握自身危險潛勢,防範於未然,考量古蹟脆弱、存放歷史文物,以「細水霧滅火系統」救災,可避免因水柱衝擊造成二次傷害,這次「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的所有員工也一同參與演練。

大有分隊長黃彥璋說,「古蹟是前人留給後代的重要資產,為有平時作好預防工作,定期辦理防火演練,才能在災害不幸發生時發揮平時演練的成果,將損失降到最低。」這次第一大隊除了動員轄區的大有分隊外,同時也動員鄰近的桃園、三民分隊,讓鄰近的各個消防分隊可以迅速掌握周邊水源情形、救災動線以及車輛停放位置,假如忠烈祠不幸發生意外時,也能迅速的反應一同投入救災之中,降低損失。

黃彥璋表示,這次搶救演練特別使用消防局最新建置的救災資訊輔助系統與救災人員管制系統協助搶救,前者可在救災現場利用救災平板調閱古蹟資料、太陽能板、毒化物資訊、消防水源、救災設備等,與消防人員執行搶救任務時,可能會遭遇的重大安全相關資訊,後者可利用beacon 無線藍芽技術,讓救災人員一到達現場,指揮官可立刻掌握現場人數,利用系統輔助任務編組。

他指出,另在現場救出1名無意識無呼吸無脈搏(簡稱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患者,救護人員使用「自動心肺復甦機」、「骨內針」等器材進行搶救,前者能維持高品質的CPR,提高心肺復甦的品質,也降低患者因心肺功能停止造成的腦部受損;後者可提高現場心肺功能停止的給藥率,在施行骨內針技術後,消防局內科心肺功能停止給藥率由47%提高至77%,成功挽救更多民眾的生命與家庭。

桃園市忠烈祠前身為「桃園神社」,建於昭和12年(西元1935年),作為桃園地區信仰中心,後因年久失修,於1986年由地方政府籌款修葺整建,並於2014年桃園升格為直轄市後正式更名為「桃園忠烈祠」,內部供奉作戰英勇捐軀的軍、民以及因公殉職的軍、警、消、民等個人靈位。

桃市消防局第一大隊大有分隊以水霧方式進行搶救避免水壓造成古蹟二次傷害。(記者陳恩惠翻攝)

桃市消防局第一大隊大有分隊以水霧方式進行搶救避免水壓造成古蹟二次傷害。(記者陳恩惠翻攝)

救災演練中,使用自動心肺復甦機急救現場無意識無呼吸無脈搏的傷患。(記者陳恩惠翻攝)

救災演練中,使用自動心肺復甦機急救現場無意識無呼吸無脈搏的傷患。(記者陳恩惠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