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接任懲戒法院院長 李伯道:國民信賴是司法命脈

懲戒法院4日舉行卸、新任院長交接典禮 ,在司法院長許宗力(中)監交下,新任院長李伯道(右)由卸任院長姜仁脩(左)手中接過印信,正式上任。(記者廖振輝攝)

懲戒法院4日舉行卸、新任院長交接典禮 ,在司法院長許宗力(中)監交下,新任院長李伯道(右)由卸任院長姜仁脩(左)手中接過印信,正式上任。(記者廖振輝攝)

2020/11/04 11:11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懲戒法院院長姜仁脩5日年滿70歲,依法須退休,司法院院長許宗力4日在司法院舉辦交接典禮,除了肯定姜仁脩在公懲法修法及建立懲戒法院的成果,另期新任院長李伯道能讓改制後的懲戒法院發揮應有的效能。李伯道則表示,國民的信賴是司法的命脈,將朝落實人權、參審員制度及良好審判環境等三方向進行。

李伯道指出,上任後,首先將達成以保障人權為核心的司法裁判,國民的信賴是司法的命脈,也是司法的價值,審判則是司法核心,法官所做的每一個判決,與當事人跟國民都有直接關係,判決是不是能伸張或追求公平正義,是提升司法信賴的主要關鍵,未來將以公開審理為方向,強化言詞辯論和審級救濟功能,以提高審判效能。另外,職務法庭和懲戒法庭都已改為一級二審,二審是法律審,未來如何發揮法律審功能,增加判決透明度,也是法律應有的擔當。

其次,推動並強化參審員參與審判的功能。懲戒法院改制後,專審司法官懲戒案件的職務法庭合議庭,將加入2名參審員,和其他3名法官合審合判,避免官官相護,藉由多元不護短的態度,把關檢察官與法官的監督淘汰機制,同時讓參審員的社會觀點與法官的司法專業意見能互相交流,使司法更貼近國民。

第三,建立良好的審判環境,法官有好的審判環境,才能做出妥適的裁判,因此他要以司法行政資源配合法官,改善整體環境。

許宗力表示,姜仁脩對公務員懲戒制度的變革貢獻良多,除了推動懲戒案件審理法庭化,還起草公懲法修正案等相關條文,新增審級救濟制度,使得新制能迅速上路。

許宗力說明,姜仁脩去年接任公懲會委員長(現改制為懲戒法院院長)後,隨即展開了一連串的軟硬體規劃準備,包括新設職務法庭法官、參審員室、評議室等空間,重建一級二審制的審判系統、訂定及修正相關子法與單行法規等,而今「功成身退」,這些貢獻均令人肯定。

許宗力說,李伯道在台中高分院院長任內,執行了審判公文全面電子化,加強文書送達效率及減省郵資費用、建置線上的傳閱、報名及管理系統,改善行政作業流程效率等改革,同時也致力於落實司法改革的重點目標,例如:台中高分院的調解成立比率大幅成長1倍之多,有效協助民眾解決糾紛及紓解訟源。

許宗力期許李伯道未來能發揮懲戒法院的效能,也強調「司法為民」及「人權保障」一直是司法改革的核心價值,職務法庭引進參審員,是為了納入多元觀點,透過人民的參與,協助司法更透明、更全面,進一步促進民眾對司法的信賴與認同感,而增加審級救濟、改為公開審理等變革,也是落實人民權利的保障。

姜仁脩(持花者)法官生涯最後一天,在懲戒法院大門畫上句點。(記者吳政峰攝)

姜仁脩(持花者)法官生涯最後一天,在懲戒法院大門畫上句點。(記者吳政峰攝)

懲戒法院院長交接典禮。(記者吳政峰攝)

懲戒法院院長交接典禮。(記者吳政峰攝)

懲戒法院4日舉行卸、新任院長交接典禮,新任院長李伯道在會中致詞。(記者廖振輝攝)

懲戒法院4日舉行卸、新任院長交接典禮,新任院長李伯道在會中致詞。(記者廖振輝攝)

懲戒法院4日舉行卸、新任院長交接典禮 ,卸任院長姜仁脩在會中致詞。(記者廖振輝攝)

懲戒法院4日舉行卸、新任院長交接典禮 ,卸任院長姜仁脩在會中致詞。(記者廖振輝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