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追新聞》公車司機成「馬路新三寶」?揭80K高薪幕後秘辛
〔記者陳怡君、姜凱玲、黃杏雅/台北報導〕日前內湖發生公車衝上人行道,造成一死一傷的悲劇,再度引起社會大眾對公車亂象的討論。究竟在路網綿密、路線眾多的雙北市公車中,存在哪些交通亂象?而看似高薪的駕駛員工作,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心酸?
市區公車頻傳肇事意外,以台北市為例,截至今年7月,就已發生184件公車意外,分析背後原因,疲勞駕駛成了首當其衝的問題。台灣汽車客運業產業工會理事范光明表示,台灣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司機都處於過勞狀態,而造成這樣的現象,源自於司機不合理的工作生態,缺員嚴重、高工時、沒時間吃飯等因素,長期下來讓司機身體與精神出狀況。
僅管主管機關強調,在駕駛趟次與工時的安排上,應盡量避免駕駛員過勞,必須遵守每工作4小時,就應休息至少30分鐘的規定,但業者「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大鑽漏洞,甚至偽造出勤狀況,讓司機必須用時間加班來換取薪資,也成為業界公開的秘密。
曾任職桃園客運20多年的駕駛林世豐就表示,平日工時大概落在12小時至13小時,假日甚至將近15小時,且公司會以載客、公里數去累積獎金,變相要求司機們跑得越多,獎金越高。
不同於一般長時間開車導致的疲勞駕駛情況,北市日前則傳出公車司機疑似因毒駕導致交通意外撞死人。對此北市公運處副處長尚錦堂則說,公車業者在招募駕駛時,一般還是會要求出示「良民證」,確保無前科紀錄,部分業者除了要求每年健康檢查,也會不定期的藥物檢查。
面對種種公車亂象,要如何避免公車成為市區交通的「新三寶」,提升客運的行車安全與品質,同時保障公車駕駛員的勞動權,成為首要課題。無黨籍議員林亮君強調,在駕駛員人力不足的情況之下,業者極有可能放寬招募條件,在司機素質把關上或多或少有影響,也可能讓司機負擔過多駕駛時數,造成疲勞駕駛。
長久以來無從解決的司機過勞問題,到底是業者剝削勞工?還是法規制度本身就無法保障勞方?本集《自由追新聞》帶您一窺公車駕駛員「70~80K」高薪背後血汗秘辛。
【更多內容 請見影片】
訂閱【自由追新聞】
全新的視界!新聞話題不漏接,快訂閱YouTube 【自由追新聞】,記得開啟小鈴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