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寮魚塭驚傳回填污泥 無辜鄰居慘遭四面圍「塵」
建興段666號為魚塭,卻遭回填廢棄建築土石方,農地根本不該出現這些東西。(記者陳彥廷攝)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屏東枋寮鄉人和村一處魚塭日前遭人檢舉回填不明廢土,因為就位於養殖重鎮,引發軒然大波,雖然檢方已介入調查,但被檢舉的魚塭仍有砂石車進入作業,屏東縣政府環保局今天(22日)發出新聞稿表示,枋寮鄉內目前涉入回填案件的土地共有3處6筆土地,分別是枋寮鄉大響營段4筆地號、建興段2筆地號,其中大響營、建興段678地號兩處回填案涉刑責,均已移送司法偵辦。
這起回填案,受害最深的就是被夾在中間的黃姓養殖戶,目前她的魚塭就有接近1甲被圍在污泥和建築廢棄土石方的「前魚塭」之中,她和附近養殖戶因砂石車頻繁進出漫起的煙塵,不僅人生活於煙塵之中,她的養殖魚塭更堪稱是「四面圍「塵』」,養殖的圓眼燕魚(蝴蝶魚)魚塭更是首當其衝,整池被周遭吵雜及震動影響,堤岸和堤邊全是翻肚死魚,被太陽一蒸曬,不斷冒出噁心的陣陣惡臭。
「這邊是有養殖生產區,大家都有養殖登記證,怎麼可以回填任何東西?」養殖戶投訴,在這邊已養了20多年魚,這些可養魚的魚塭,填的這些東西不管是不是污染,當初到底怎麼運進來的?令人納悶,現在自行送驗,實際上更有重金屬超標,令人擔心受怕,鎮日生活在驚懼之中,更怕遭有心人士報復,已和附近養殖戶連署,就是要請政府機關移除這些廢土,「還給我們單純養魚的空間!」
其中,建興段678地號的土地事涉縣議員劉淼松,引發軒然大波,縣政府下午發出新聞稿回應媒體,建興段678地號的經3月兩度稽查,採集回填物送驗,也回報環保署南區督察大隊,數天後環保署南區督察大隊、保七總隊第三大隊第三中隊人員到場稽查,初步判定回填物質係屬「污泥」,後續已請土地所有權人釐清案情。
5月再會同環保署南區督察大隊、保七總隊第三大隊第三中隊人員及土地所有人現勘,經各現勘單位認定係屬事業廢棄物,已違反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有涉及刑責,全案已移請保七總隊第三大隊第三中隊後續偵辦。本筆地號土地已取得容許作為養殖設施使用,目前如涉及違反原來申請容許內容,環保局將會現場確認事實後依法廢止容許使用。
環保局並指出,位於投訴者另一側的建興段666地號回填案,5月現勘時,初判為回填磚瓦、土塊等剩餘土石方,依據屏東縣政府執行非都市土地違反使用管制案件權責劃分作業要點第6條規定,已函請屏東縣政府地政處依規定裁處,而這塊地傾倒的建築廢棄土並無污染疑慮。以上兩個區塊依其違規樣態程序進行中,並將要求其恢復農業用地之原狀使用。
不過,有媒體報導,枋寮鄉大響營段的回填也無處理,環保局指出,去年6月就會同環保署南區督察大隊、保七總隊第三大隊第三中隊人員現場稽查,發現有傾倒回填廢棄物情事,經採樣檢測屬「有害事業廢棄物」,全案已涉刑責,已由保七總隊第三大隊於107年3月10日移請屏東地檢署偵辦。目前環保局配合辦理,將依照屏東縣政府執行非都市土地違反使用管制案件權責劃分作業要點規定,由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事實簽辦裁罰後,由屏東縣政府地政核發裁處書。
這塊魚塭左有污泥、右圍建築廢棄土石方,堪稱「四面圍『塵』」。(記者陳彥廷攝)
黃女的魚塭左有污泥回填、右有建築廢棄土石方,堪稱「四面圍『塵』」。(記者陳彥廷攝)
圓眼燕魚死屍橫遍堤岸,散發濃濃臭味。(記者陳彥廷攝)
圓眼燕魚死屍橫遍堤岸,散發濃濃臭味。(記者陳彥廷攝)
被判定為回填污泥的魚塭地,至今仍有砂石車作業。(記者陳彥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