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博士賀立維出新書 揭開台灣核彈史
「核彈MIT:一個尚未結束的故事」新書及動畫聯合發表會16日在台北舉行,作者賀立維(見圖)博士和與會來賓呼籲政府正視台灣核汙染議題,並提出四問,要求核研所正式回應。(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曾經參與核能研究所(前身中科院)核武計畫的核工博士賀立維,今天發表新書《核彈MIT:一個尚未結束的故事》與動畫《那些年我們一起製造的核子彈》,揭開台灣一段不被公開的核彈歷史,說明桃園雖然沒有核電廠,卻可能成為受核汙染最嚴重的地方,呼籲中央與地方政府正視。
賀立維表示,台灣曾在極度機密的狀態下,「幾乎」成功自製了一個爆炸威力驚人的核武裝置。當時整個核武計畫由兩位蔣總統直接「單線領導」,即使當時的行政院長或國防部長都不知全貌。後來計畫負責人張憲義「叛逃」,將核武裝置資料提供給美國,美國隨即派人前來封了核子反應爐,導致計畫戛然而止。核彈計畫功虧一簣,危害更深遠的核污染卻依然存在,是一段尚未結束的故事。
為賀立維新書寫序的資深媒體人楊憲宏覺得很奇怪,為何台灣要發展無法投射、只能炸自己的固定式核武,但至今也沒有一顆真正的原子彈,台灣卻要在國際上仍背負著「核恐怖國家」的罪名,實在很冤枉。他認為,必須要靠著政黨輪替的民主制度才能不需要核武保障。
軍事專家張友驊認為,這是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背棄台灣後,國民黨政府所必須做出的反擊。他說,台灣會發展核電是在附屬在核武之下,是運用核電廠來培植核武人才,很多人都不知道。而張憲義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被叫做賣國賊,現在來看,或許是阻止了台灣發展核武的義舉。
賀立維則表示,台灣當時一心想發展核武,「誰管污染?」他也提出黑箱四問:質疑當時氫爆破損的燃料如何處理、環境試驗區何時開放、上千頓的釷鈾原料去哪裡、以及數十萬噸的六氟化鈾如何保存。
「核彈MIT:一個尚未結束的故事」新書及動畫聯合發表會16日在台北舉行,作者賀立維(左)博士和與會的軍事專家張友驊(右)、資深媒體人楊憲宏一同呼籲政府正視台灣核汙染議題。(記者廖振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