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誰把兩岸搞成「不正常關係」?
中國十七日宣布與甘比亞復交,兩岸熱線也「不通」,讓馬政府十分難堪。圖為馬英九總統昨出席「中華青年交流協會成立20週年慶祝大會」畫面。(記者張嘉明攝)
記者彭顯鈞/特稿
八年來,兩岸經貿規模擴大、中國旅客來台暴增,建立在「中國可任意操作市場機制」的危險基礎上。果然,變成中國拿來要脅台灣的「政治工具」,是誰把兩岸搞成「不正常關係」?
主張深化兩岸經貿關係者,經常忽略一個前提:中國是不是正常的自由市場機制國家?或者,明知中國是「操控市場國家」,卻積極爭取違反市場機制的「讓利」,不惜掉入「吸毒效應」。
當初,支持儘速實施兩岸服貿協議的聲音,批判太陽花學運代表「害怕開放」,其實是站在一個不存在的假設前提。中國為了政治目的,利用政治力操控市場機制,為何能夠輕易忽略?
台灣存在一種思維和現象,對中國種種不合理、不正常,甚至蠻橫的作為,視為理所當然,理由是「沒辦法,中國就是這樣!」
馬政府慣於吹噓兩岸成果,但「兩岸觀光」建立在違反市場機制的「不正常基礎」上,台灣陷入「被動依賴」的危險,卻少有人質疑馬政府,也少有人批判中國政治干預經濟的粗暴,理由還是「沒辦法,中國就是這樣」?
中國以不公開、不承認的手法,藉由縮減中國觀光客向台灣新政府施加政治壓力。不少人忙著呼應「若不…,就會…」的恐嚇論調,卻刻意忽略:誰造成這種「不正常關係」?中國為何能利用這種「不正常關係」恣意威脅?
有人認為,中國經濟規模強大,台灣必須看清現實,務實以對。然而,今日拿政治前提換取經濟利益,如果明日北京要求拆下「中華民國」招牌,該如何現實又務實?
兩岸的政治、經濟互動,不能建立在虛假的基礎上。馬政府和國民黨都不能接受「九二共識就是同屬一中」,國共兩黨既無共識基礎,如何成為未來兩岸的共識基礎?
利誘、威嚇、鎮壓這一套,為何對新疆、西藏、香港都沒用?如何維持兩岸和平發展,北京還是沒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