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竹市228「旭橋」不義遺址 議員促設標示牌

竹市議員劉康彥(左)與文史工作者王昱登呼籲設置「旭橋事件」不義遺址標示牌。 (記者洪美秀攝)

竹市議員劉康彥(左)與文史工作者王昱登呼籲設置「旭橋事件」不義遺址標示牌。 (記者洪美秀攝)

2024/02/29 05:30

〔記者洪美秀/新竹報導〕昨天是二二八事件七七週年,新竹市議員劉康彥與文史工作者王昱登在「旭橋事件」的原址成功橋旁,呼籲市府將此不義遺址更名還原為「旭橋」,或設置不義遺址標示牌,藉此還原歷史真相,共同反省威權統治時期政府侵害人權的流血事件。

原址在成功橋旁 當年衝突8死3傷

劉康彥說,二二八事件源自台北天馬茶房的緝菸事件,最終衍生為全台大規模流血衝突,竹市在三月二日發生軍警開槍射傷市民的「旭橋事件」,地點就在今日的中央路、府後街口。

王昱登強調,官方統計「旭橋事件」有八人死亡、三人受傷,但實際受傷人數超過此數字。劉康彥說,二二八事件反映當時在國民政府威權統治下,人民對經濟民不聊生、政治歧視,以及本外省人間的文化隔閡,加上國民政府大規模血腥鎮壓,才有這段悲痛歷史。

王昱登說,旭橋事件至今並無任何官員負起責任,由誰下令開槍也無解。

劉康彥說,曾提案建議市府將成功橋改回「旭橋」,希望提醒新竹人自由、民主與人權得來不易,但遭市府以橋體改變以及民眾已習慣使用「成功橋」拒絕。若市府認為改名窒礙難行,可設置解說牌,說明「旭橋事件」始末,尤其行政院已公告成功橋(原旭橋)為「二二八事件」不義遺址之一,籲文化局能詮釋歷史真相,促進社會對話。

市府︰橋已改建 建議會納入評估

文化局回應,成功橋原址在二二八事件中,曾發生軍警執行任務造成無辜民眾傷亡情事,經「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審定為不義遺址。日治時期的旭橋戰後重建已命名為成功橋,目前成功橋與旭橋並非同一座橋體,議員所建議內容會納入評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