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盧沙野狂言 戳破習近平和平締造者假象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稱前蘇聯國家非主權國家,遭輿論海嘯撻伐。(路透檔案照)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稱前蘇聯國家非主權國家,遭輿論海嘯撻伐。外媒分析,中國苦心經營的中歐關係處於關鍵時刻之際,盧這番激怒歐洲多國的驚世狂言,不但壞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外交大棋,也讓習費心營造的國際形象毀於一旦。
英國金融時報廿六日引述分析人士指出,盧沙野這番激怒歐洲多國的驚世狂言,恐破壞習近平將北京塑造成烏克蘭和平締造者的努力。
報導稱,最近幾個月,習忙著拉攏歐洲強權,接待來訪的德國總理蕭茲和法國總統馬克宏。盧沙野這段插曲卻惡化了波羅的海等歐盟國家對中觀感,對歐盟討論新中國戰略產生影響。
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國際關係助理教授郝思誠(Austin Strange)說:「盧沙野在這時機發表上述言論,對拉開歐盟國家與美國的距離或將中國塑造成俄烏和平調解人的進一步努力,沒什麼幫助」。
壞了中歐關係 讓馬克宏尷尬
許多官員表示,這起事件支持了某些國家的論點,這些國家警告別將中國視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世界大國,尤其是在烏克蘭戰爭的背景之下。
英國廣播公司(BBC)也引述國際關係學者看法指出,盧的言論看似只是小錯誤,卻「致命性傷害」了中歐關係,「一言驚醒」歐洲親中派,也使此前對北京示好的馬克宏陷入尷尬。
盧沙野沉寂三天後,廿四日在推特發文改口重申,中國一貫尊重各國主權獨立及領土完整,立場沒變。中國駐法大使館也澄清,盧的談話純屬「個人觀點」。
這場風波雖在中國官方定調盧的言論是「個人看法」後,暫時劃下句點,不過歐盟六月領袖峰會已確定將討論歐盟對中立場,而歐洲議會議員廿五日在柏林一場研討會中也直指,中國與中東歐合作機制其實已名存實亡。
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表示,正如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訪中前的演說指出,近年歐洲與中國之間的敵意和競爭增加,她針對經濟安全提議的「去風險化」(de-risking)得到許多共鳴。他指出,歐盟對中政策逐漸走向一致,特別是貿易政策,可能造成歐盟分裂的中國與中東歐合作機制,已名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