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蔡賴「無私交」
蔡英文總統與賴清德副總統可說是「無私交」,一切為公,是描述兩人關係近況相當適切的形容。(資料照)
記者鄒景雯/特稿
台灣的政壇觀察與人物臧否,「大夫無私交」這句春秋古話非常好用,也發人深省。好用之處在於它可以做為一個衡量與自律的標準,如果以此為尺,我們也可以說蔡英文總統與賴清德副總統「無私交」,一切為公,是描述兩人關係近況相當適切的形容。
二○二二年七月談這個事情,本來毫無必要性,但是七月八日發生安倍遇刺這起震驚國際的不幸,七月十一日賴清德悄悄抵達東京,並且在駐日大使謝長廷陪同下進入安倍宅邸,意外讓這個話題鮮活了起來。因為副總統要能如期出訪,不可能是一人意願,必然要涉及國家力量的協助,果然,經過多個管道交叉查證,賴清德前往弔唁是出於蔡總統的指令。
蔡總統要求賴清德去努力聯繫,事前經過國安會的評估,台日兩國的發展走到今天這個關鍵的時刻,台灣必得要有具體的表示,來彰顯我們對安倍前首相的最高致敬,當總統不便時,副總統自然是最佳選項,何況賴清德長期與安倍家建有交誼。賴清德受命後,隨即向喪家表達親往祭拜的期望,家屬當然感受情義,蔡總統因此交辦外交部積極與日本岸田政府交涉簽證事宜,才讓賴清德得以在十一日上午順利趕搭上班機,在下午兩點半蓋棺前,見到安倍最後一面,也代轉了蔡總統對安倍夫人的安慰。
回顧這整個過程,如果不是相關環節通力合作,不可能達成。蔡總統做了正確的決斷,賴清德也遵守「私人身分」的低調,日本國民看到來自台灣的休戚與共,台灣國民則有機會對盟邦表達哀痛,故而國內超越黨派一致認同政府的行動。這不正是一個大夫無私交的實踐?對於蔡賴之間、部門之間、朝野之間,應該皆然。
上週四,也就是二十一日,還有一個場景引人注意,賴清德出席以蔡英文執政為內容的新書發表會,在致詞時說出「感謝台灣人民,六年前將台灣這條船交給蔡英文總統掌舵」的話。兩年多前,賴清德曾經辭去閣揆,決意參加民進黨初選,與蔡英文競爭總統。一個挑戰連任的人,如今公開肯定蔡總統的冷靜及國際視野,這既是君子之道的表現,相信也反映了不少民意的看法,這六年來面對習近平的強權壓制,好在有蔡英文的堅毅與隱忍,才能把國家穩定在永續的航道上,換做當代其他人,恐怕都是未知數。
政治的本質是競爭,民主升級的國家,更在意風範,以及以國家利益為大利的計算。二十一日晚間,副總統代表總統出席美國在台協會舉辦的美國國慶酒會,AIT官網兩度露出賴清德與孫曉雅處長同框的熱鬧照片,並以「美台友好,一拍即合!」作為標題。看過三十年國際關係變化的人,必有感觸,也會同意蔡總統近日所言「目前是台灣有史以來國際支持最強的時刻」。台灣的從政者,該爭什麼?該奪什麼?其實人民是有定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