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智庫:歐洲能助台抗中
報告指出,但歐盟最大貨物出口國為美、英,接著才是中國。(法新社檔案照)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三月卅日發表卅七頁的「台海兩岸穩定與歐洲安全」研究報告,指歐洲國家開始意識到,兩岸危機對歐洲政治、安全和經濟有「直接」影響,原本在廿一世紀初視台灣為台海的「麻煩製造者」,近年卻逐漸認同台灣是「志同道合的夥伴」,也明白當中國不斷企圖改變現狀,歐洲必須有不同的對台策略,因此從政治、經濟和軍事等三大面向提出建言。
政軍經三大面向提建言
首先,在政治方面,歐洲大多數國家仍秉持「一個中國」,僅口頭上支持台灣,卻不願付諸行動改善與台灣的關係,但此舉只是延緩歐中衝突,最終反而會付出更高的代價。對此,歐洲可將台灣定義為「重要的理念、政治和經濟夥伴」。此一選項不必然會與「一中」政策衝突,但歐洲必須擺脫對中國潛在報復的恐懼。
報告指出,若歐洲採行上述立場,務必善加運用自身經濟實力,以阻止中國武力犯台。雖然外界常指歐中貿易依存度高,但歐盟最大貨物出口國為美、英,接著才是中國。服務貿易方面,歐盟二○二○年對美輸出一八三二億歐元,對中僅一六九億歐元;至於進口貨品,則以來自中國最多。在此情況下,歐洲應將對中貿易當做外交政策工具,藉此告誡中國,歐洲將在台海危機爆發時,中斷對中投資及中國貨物輸入,但這需要歐洲各國一致行動。
此外,台灣雖僅排歐盟第十四大貿易夥伴,但台灣掌握關鍵高科技優勢,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價值不言而喻。
最後,考量到俄羅斯威脅,可在軍事方面協助台灣的國家僅法、德、義、荷、西、英和波蘭等七國。針對「灰色地帶」衝突和網路資訊戰,在國際上掌握規範制定權、且深具國際組織影響力的歐洲國家,可提前建立行為規範幫助台灣。此歐洲大國亦可與台灣海巡署舉行聯合演練,提供台灣網路作戰經驗,協助台灣防備駭客入侵,分享中國關鍵軍事情報等。
可與台灣海巡署舉行聯合演練
一旦中國對台發動海上與空中封鎖,包括擴大中國防空識別區至台灣領空,甚至切斷台灣的海底通訊電纜等,歐洲可徵用民用貨機對台緊急運輸物資,以突破中方封鎖。而為防止中國飛彈攻台,歐洲也可事先提供愛國者飛彈與電戰系統,並出動軍艦協助飛彈防禦,以電戰機或電戰部隊干擾中國飛彈性能和指管通情能力,但此舉有賴事先與日本展開協同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