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朱江困局 惡性循環
只要當上國民黨主席,進了台北市八德路的宮闈,難道就會同化成同一個樣子?(資料照)
記者林良昇/特稿
顏家敗選、罷免林昶佐失敗,讓一年多來國民黨發起的公投與大規模罷免暫告一段落,執政黨雖多了一席立委,但難稱得到重大利益;對於國家而言,更是一場虛耗資源的災難。
毫無疑問,主動挑起一年來的戰役,最後卻搞得灰頭土臉的國民黨,絕對是政治上的最大輸家。在透過人民投票掀牌後,代表著這個黨喊得震天價響的「多數民意」,最終只是站不住腳的謊言。
在「一日雙殺」戰役過後,朱立倫神隱記者會,並透過黨發言人一席「承接起罷免案、公投案及補選案任務到今天為止」的甩鍋發言,讓藍營內部炸鍋,認為朱推卸責任,絲毫沒有檢討。但追根究柢,從「韓流」大起大落至今,沒有檢討的何止朱立倫?國民黨上下何曾真正有意義的檢討過?
可以想見,未來國民黨恐怕要面臨一場內鬥,檢討方向不外乎兩種:一種是訴諸於內部,對當前路線改弦易轍,拋棄「戰鬥藍」,改走理性問政,圖謀爭取中間、年輕選民;另一種則是訴諸於外部,將失敗歸咎於國家機器、自己戰鬥力不夠,要更團結,才能打敗對手。
但在失去最後一絲黨主席威信後,這位回鍋三個多月的黨魁,最後似乎認知到訴諸政治對決的公投、罷免案無用,又反過頭來揚言要爭取中間、年輕選民,在韓國瑜復出和趙少康的「戰鬥藍」威壓下,已經無法主導走向,國民黨就算要檢討,未來檢討方向恐怕是不夠戰鬥,而非不夠理性。
歷史會重演,回想二○二○年,當初被認為理性、中道的江啟臣,當選主席後一度力求改革,但面臨逼宮後,最後被深藍綁架,一路「戰鬥化」,在其任內放任、創造罷免狂潮,並將台灣推入非黑即白的公投漩渦,人民對立,針鋒相對,回顧江啟臣的學者人設,實屬難以想像。
或許,無論是多麼學經歷傲人,多麼原本的理性清新,只要當上國民黨主席,進了台北市八德路的宮闈,就會同化成同一個樣子,恐怕到最後,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過去的江啟臣如此,未來的朱立倫能跳出惡性循環?會有不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