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專論》台灣可以戰勝近期的最大危機
光是今年以來,商業衛星拍攝的影像便披露,解放軍火箭軍正在多個地點興建至少三四六座新的飛彈發射井。每個發射井都可能配置可攜帶十枚彈頭的新型號東風-41型洲際彈道飛彈(ICBM)。(路透檔案照)
◎費學禮(Richard D. Fisher, Jr.)
由於從阿富汗撤軍引發的亂象重創美國的戰略信譽,中國趁機加速軍事挑戰,來自中國共產黨(CCP)及其黨軍中國人民解放軍(PLA)的威脅,正使台灣陷入最凶險的一段時期。
這意味著在未來的一到三年裡,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很有可能下令解放軍入侵台灣,因為他相信解放軍能夠打贏這場戰爭,而且可以阻止美國及時向台灣伸出援手。
阻美協防台灣 習自認將有能力
台灣和華盛頓仍有機會成功地折損習近平的信心,挫敗他的銳氣,但台北和華盛頓必須產生新的緊迫感,首先就應該公開承認,中共/解放軍構成的威脅已經加速累積。
最迫切逼近台灣和美國的中國威脅,是習近平可能很快就會實現核均勢或核優勢,並且認定他可以阻止和遏制華盛頓出兵協防台灣。到目前為止,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並未展現出任何反制解放軍邁向核優勢的行動;他的民主黨甚至不願意撥款更新現有老舊的戰略核武庫,使其得以繼續做為一種可靠的威懾力量,更不用說斥資發展先進的飛彈防禦和相關技術了。
經過三十年的核飛彈技術研發和生產能量擴充,中國選擇在拜登政府上任後,更明目張膽地向核優勢挺進。
光是今年以來,商業衛星拍攝的影像便披露,解放軍火箭軍正在多個地點興建至少三四六座新的飛彈發射井。每個發射井都可能配置可攜帶十枚彈頭的新型號東風-41型洲際彈道飛彈(ICBM)。
因此,除了估計約三五○枚的現有核彈頭之外,加上轟炸機掛載的核巡弋飛彈,解放軍可能在二○二五年之前擁有總數超過四千枚的核彈頭。
而且,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還可能提供一四○○枚以上的核彈頭助陣,與中國聯手對美國進行核脅迫;這是中俄兩國深化軍事合作十年來取得的實際成果。中國對巴基斯坦、北韓和伊朗的軍火援助,又讓問題變得更為複雜。
與此同時,解放軍正加速準備入侵台灣,主要是透過整合民間海空運輸資產,以及發動更具侵略性的演習和探查。
根據以往的評估,排水量一.五萬至三萬噸的大型民用滾裝(Roll-On-Roll-Off)渡輪,負責將解放軍大批裝甲和機械化部隊運送到已被奪佔的台灣港口。現在,這些大型渡輪還可以改裝軍用特殊坡道(special ramps),結合解放軍海軍的大型兩棲攻擊艦,將兩棲裝甲車輛卸下入海。可以用來進攻台灣灘頭的兩棲裝甲車,數量將因此變成原來的三倍。
共軍加速軍民海空動員 企圖奇襲
此外,將近一五○○架解放軍和民用直升機可以分別搭載數千名士兵,空降台灣的機場。然後,三千架波音(Boeing)和空中巴士(Airbus)製造的中國民航客機可能有一部分被動員,將更多兵員和物資運送到已被佔領的台灣機場,加速解放軍的入侵行動。如此迅速的軍民整合益增奇襲效果,對於阻止或反制美國協防台灣的反應至關重要,從而攸關解放軍是否能夠取勝。
最近的媒體報導顯示,中國已經在台灣海峽對岸的福建省,啟動一項重大的交通基礎建設工程,預定興建十二個新港口和十座新機場,其中包括在距離台北市郊不到一六五公里的平潭縣,闢建一座新的大型機場。這些訊息凸顯了中國的意圖。
美國在過去二十年來主導阿富汗重建,防止「神學士」(Taliban)再次重掌政權,不料這番努力卻在瞬間土崩瓦解,接踵而來的更是備受訾議的撤退亂象,不僅讓美國的許多盟友大為震驚,也暴露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弱點。也許目前唯一的一線希望,是美國的盟邦會因此覺醒,體會到現在必須為自身的國防安全做得更多。
「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資深專欄作家薛瑞登(Greg Sheridan)在二○二一年九月六日指出,「如果西方聯盟敗陣,原因將是美國幾乎所有的盟友,除了以色列完全例外和英國部分例外,都是從美國會解決他們所有軍事問題的想法出發,因此他們不為自己承擔責任。」
蔡英文總統對阿富汗亂象的回應不僅明快,而且恰如其分。她在八月十八日表示,「我要告訴大家,台灣唯一的選項,就是讓自己更強大、更團結、更堅定保衛自己。」
到了八月二十一日,媒體報導指稱,台灣將在蔡總統前述發言之後採取果決的行動:台灣國防部規劃提出一項金額達二千億台幣(七十一.四億美元)的特別預算案,用於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特別是增加國造防空、反艦和攻陸飛彈的生產。
而在八月十八日的專訪中,拜登總統強硬表示,如果中國攻擊台灣,他將會有所「回應」(respond)。
反制北京軍事威脅 華府優先戰略
儘管這項聲明受到歡迎,卻與美國數十年來在這個議題上的「模糊」(ambiguity)政策有所扞格,而且拜登政府也沒有進一步闡述,這是對美國對台政策奠基於「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的新補充。
不管拜登的意圖是什麼,他現在有必要做好相當於戰時緊急狀態層級的準備,因為中國對台發動攻擊的危機已經愈來愈靠近。
首先,拜登政府有必要放棄二○二一年試圖在與中國「合作」和「競爭」之間取得平衡的戰略立場。
中共對美國和亞洲的態度只有「競爭」,沒有「合作」。中共日益構成現實存在的核威脅,加速對台灣、日本和美國其他盟邦的軍事威脅,並發動一場旨在羞辱與削弱華盛頓及其盟友決心的綜合性全球宣傳、外交和經濟戰。這些行動埋伏在一口咬定美國是中國敵人的語言之中,用來號召中國人民支持習近平的中共戰爭機器。
華盛頓現在正面臨嚴重威脅,因為「神學士」和中國的關係友好,又有價值超過八三○億美元的美國廢棄武器落入「神學士」之手,這些美製軍火將使全球伊斯蘭恐怖主義再次成為禍患。
因此,華盛頓必須修正其亞洲戰略,將強力呼籲和反制中國的戰略與軍事威脅置於第一優先順位。
美國現在別無選擇,只能放棄二○一○年與俄羅斯簽訂的「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ART Treaty),因為該條約規定美國部署的核彈頭以一五五○枚為上限。
首先,美國應該將核彈頭重新裝回具備多彈頭能力的洲際彈道飛彈和潛射飛彈,使美國的現役核彈頭數量增加到約三八○○枚。
如此一來,即使中俄率先發動攻擊,美國也有足夠的報復能力,確保給予毀滅性的打擊。這將抵銷中共和俄羅斯以為可以在核脅迫行動中取得成功的任何希望。
助台發展長程飛彈 遏阻共軍野心
其次,美國現在也必須放棄以往企圖限制台灣擁有「攻擊性」軍事能力的政策。
這應該從美國承諾協助台灣在二○二四年前擁有一千枚攻擊性長程彈道飛彈開始,隨著台灣國造飛彈的產能提升,做好轉移兩岸飛彈平衡的準備。這種飛彈陣容將大幅削弱並進而遏阻解放軍入侵台灣的企圖。
第三,華盛頓應該積極鼓勵台灣和日本對話,俾便加強協調防務,因為中國可能會試圖佔領日本南部的琉球群島,這既是入侵台灣的前奏,也是進一步突破「第一島鏈」(First Island Chain)的起點。與台灣的防務合作,應該成為澳洲—印度—日本—美國「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重要議題之一。
對於中共來說,一場征服台灣並扼殺其民主的戰爭,將是一系列旨在擊敗亞洲民主政體、威嚇不肯臣服的國家、在區域和全球稱霸過程中的第一步。所有的民主國家,尤其是台灣、日本和美國,都可以而且必須確保中共絕對不會嘗試攻擊台灣,以防止這場災難的降臨。
(作者費學禮為美國智庫「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資深研究員。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費學禮(Richard D. Fisher, 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