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新一代艦艇 可望參與跨國演訓
新型海巡艦性能與平戰轉換任務比較
〔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蔡總統昨主持海巡署首艘四千噸級巡防艦「嘉義艦」交艦典禮,海巡署新一代艦艇不僅具備「平戰轉換」能力,更有扮演國際參與關鍵角色的潛力。立委認為,在台美簽訂「海巡合作備忘錄」,以及美國海岸防衛隊更著重於西太平洋部署的背景下,海巡署艦艇的主權意味及敏感性不若海軍艦艇,將可望與他國合作海上救難、執法、通信、人道救援等演訓,成為我外交突破關鍵。
立委:敏感性低 外交突破關鍵
海巡署委由台船公司建造四艘四千噸級巡防艦,續航力達一萬浬(約一萬八五二○公里),得以進行遠洋長程巡航,更配備負壓隔離病房、手術室等緊急醫療救護設施,可望成為海上人道救援關鍵角色。我國不僅與帛琉、諾魯、馬紹爾等南太平洋友邦簽訂「海巡合作協定」,更在今年三月底與美國簽署「海巡合作備忘錄」,使既有合作基礎更加公開、緊密。
海巡艦能否成為我國參與跨國演訓的契機?民進黨立委蔡適應認為,相較於海軍參與跨國性質演訓,無論規模大小、現役或退役人員參與,皆易遭中國大力反對,海巡艦艇以海上執法為重點任務,較不具備濃厚的主權意味與敏感性;另一方面,美方顧慮中國海警船、「海上民兵」頻繁活動,已強化海上防衛隊艦艇在西太平洋的部署。綜上,台美簽訂「海巡合作備忘錄」之後,我方參與海上救難、執法、通信等海巡雙邊、多邊演習皆具必要性,有機會成為外交突破關鍵。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表示,「台美海巡合作備忘錄」簽署後,尚不至於迅速促成大型聯合演習,但仍為重要的交流平台。台美雙方可先從資訊、經驗、情報交換等各方面進行接觸,待平台確實建構後,未來有各種發展可能性,我方不必自我設限。
除了四千噸級巡防艦,海巡署去年底至二○二六年將陸續獲得十二艘「安平級」六百噸巡防艦,此型艦可在海軍協助下「平戰轉換」,掛載「雄風」反艦飛彈、方陣快砲,並由官兵攜帶肩射「刺針」防空飛彈,與海軍艦艇協同禦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