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愛國者挺住
中國的「愛國者」們,號召其國民一窩蜂地朝著歐美品牌廠商展開政治制裁行動。(美聯社)
記者鄒景雯/特稿
中國的「愛國者」們,現在正在計畫性地大帶風向,號召其國民一窩蜂地朝著歐美品牌廠商展開政治制裁行動,以報復各國聲援新疆維吾爾族遭受非人道待遇、所採取的禁用「血棉花」行動。外界不好說這是在圍魏救趙,但是要誠心勸告中共共青團等一干子紅色當權派,這次的愛國行動一定要挺住,千萬不要看勢駛舵,三分鐘熱度,丟了中國人的臉;不是說過,是不好惹的。
這麼酸不溜秋的說話,是對中國歷代的統治菁英一向沒信心,特別是在抵禦外族上。像文天祥、史可法這類抗元、抗滿的人物,之所以能夠名留中國的史冊,在於他們的稀有,不在於他們是中國文人普遍的標準型。中國的讀書人通常把愛國掛在嘴上,喊得最大聲的,認輸投降的速度總是最快速,例證可以多到不勝枚舉。
拿一個客觀的事實來說,一六四四年滿清入關當時,滿人不過百萬人,明朝已有一億五千萬的人口,雙方多寡懸殊,何以不出幾年,清即順利統治中原,這塊土地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這不就充分說明了中國漢人的特性嗎?極度少數的滿人,之所以能夠透過「以漢制漢」掌握局面,當然正是降將的叛變。所謂的三藩,吳三桂、尚可喜、耿仲明,這些中國古人哪個平日不是教忠教孝,滿口仁義道德,但是遇到板蕩論志節的時候,有誰跑得比他們更快、爬得更高?
反倒是一些流寇、海賊之輩,如李自成、鄭成功,至少還力持抵抗,或戰至最後一口氣,這些人遠比前述的權力附庸者,要可信多了。就因為中國的自稱愛國者的面具是如此多樣,今天我們看到中共當局及其黨羽有目的的在煽動仇外主義時,不免要想到幾百年來中國不斷重複的改朝換代模式,希望他們這回說的是真的,別又再虎頭蛇尾,唾面自乾了。
這齣反國際品牌的戲碼,到底能撐多久?大家不妨可以開始幫著中國倒數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