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費年年躍進 蘇紫雲:我國防預算應增至4千億
近五年兩岸軍費消長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中國昨公布年度軍事預算,編列人民幣一兆三五五三億元(約五.八兆台幣),約為台灣今年度法定國防預算三六一七億元的十六倍。對此,學者蘇紫雲、陳世民受訪皆認為,我國國防預算亟需增加,以提升自我防衛能力,蘇更建議,國防預算應提高至四千億元。
針對中國在疫情影響下,軍費仍維持增長幅度,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受訪表示,中國軍費連年增長主因為政治、軍事需求,二○二七年將是共軍「建軍百年」,為此持續擴大中國新時代的軍事裝備目標,包含第三艘航空母艦將會在今年下水、持續建造○七五型兩棲攻擊艦、可在北極圈破冰並發射潛射飛彈的○九六戰略核潛艦、具有匿蹤能力的「轟二十」轟炸機等。
陳世民:
國防預算仍未逾GDP三%
蘇紫雲說,上述裝備都有助於中國穩固第一島鏈,並向外擴充到第二島鏈的影響,也就是達成兵力投射,以及滿足政治、軍事上的需求,且軍工企業也是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推動「內循環」的其中一種,透過加速軍備生產,帶動經濟並達成政治、軍事需求,成為「一石三鳥」。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受訪提到,兩岸軍費差距大已是多年現象,近半年來中共軍機幾乎天天襲擾台灣空域,威脅台灣的意圖明顯,然而台灣的國防預算佔GDP卻未超過三%,對比以色列的軍費常年超過GDP的五%,台灣承受的威脅卻不下於以色列。
陳世民強調,「當然不用軍備競賽」,但目前政府推動國艦、國機國造及前美國總統川普執政末期所宣布軍售台灣的軍備,對於我國防預算都是負擔,因此應趁此中共軍費增長的情況,激起全民對中國威脅的重視。
許智翔:
運用精準彈藥打擊共軍
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許智翔表示,台灣與中國所能投入的資源過於不對等,正是我國強調不對稱作戰的一個根本因素,例如運用大量的精準彈藥去對抗中國目前正致力投資的大型載台,用這種方式有效對抗中共威脅,是台灣非常重要的努力目標。
蘇紫雲提到,以目前國防預算的人員維持費約一千五百億元,國防預算應提升至四千億元,才能有效的讓台灣有真正的自我防衛能力,在關鍵軍備如精準彈藥等項目精準投資,在不對稱戰力和基本兵力取得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