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遷建難題》立委形象不佳 民意難挺國會搬家
立法院遷建始終八字沒一撇,有立委認為,立委形象不佳是因素,民眾會覺得立委都在杯葛鬧事,還要有好的國會空間幹什麼。(資料照)
〔記者林良昇/台北報導〕立法院遷建始終八字沒一撇,有立委認為,立委形象不佳是因素,民眾會覺得立委都在杯葛鬧事,還要有好的國會空間幹什麼;也有立委認為,民意對立院遷建冷感,但不會太反對,立法院長決心不夠才是主因。學者則提醒,依現有憲政制度,遷建也許不是那麼必要。
民進黨立委鄭運鵬坦言,台灣國會長期被污名化,好像立法院遷建就很花錢、就是自肥,這是社會觀念的問題;事實上,若立院有合理議事環境,對立法、行政部門都會有幫助,而推動國會外交時,立院就是門面,只是過去立院形象差,談遷建較敏感,但近幾年來改為單一選區後,政治攻防有一定品質,在合理預算內,遷建不是不能談。
立法院長決心也是關鍵
民進黨立委莊瑞雄也直言,國會要神聖莊嚴,空間上與其他國家相比確實有所不足,但立院始終遷建不了,其癥結就是國會形象不好,就像現在國會每天搞抗爭,民眾覺得,既然要抗爭,「去路邊搭一搭就是立法院就好了」。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認為,民眾普遍對國會不了解,也不了解我國國會和國外國會的不同,也不是很關心立委開會方不方便,對立院看法也不夠正面。如果立院遷到其他都市,勢必離行政機關太遠,也要多花很多錢,民眾觀感不好。
但林為洲也表示,地方政府辦公空間早有遷建的前例,如立院真要遷建,民眾雖不會太同意,也不可能有多大的反彈,因此推動的癥結應在相關主政者,也就是立法院長有無魄力去執行。
學者:現行憲制 遷建非必要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彭錦鵬分析,立院始終無法遷建,有四點原因:一、我國憲政制度問題,到底是要總統制還是內閣制;二、立院要留在台北還是搬到其他縣市;三、立院本身形象問題;四、立法院長沒有決心。
彭認為,如果維持目前的憲政制度,也許遷建並非那麼必要,空間如不夠,依目前立院的場地,仍有原地改建的空間,應該也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