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艦國造 蔡:跨國合作突破瓶頸
昨日為「八六海戰」53週年,蔡英文總統前往海軍司令部,為「新海軍啟航」紀念碑揭碑,並透露潛艦國造已開始「跨國合作」。(記者朱沛雄攝)
「國際友人」相助 首艦最快可在2026年服役
〔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我國推動「潛艦國造」政策將獲得外援!蔡英文總統昨透露,在人助、自助情形下,「國際友人」已看到我國決心和信心,因此透過跨國合作、國內產官學齊心協力,潛艦國造正一一突破研製瓶頸。據了解,我方已和數個外國團隊接觸,盼在明年上半年執行細部設計前,克服裝備籌獲、構型、設計圖繪製等難題,使首艦最快可在二○二六年服役。
盼明年上半年克服構型等難題
蔡總統昨選在「八六海戰」五十三週年前往海軍司令部演說。她表示,我國海軍將邁入新時代,由「潛艦國造」領航,不僅可補強水下戰力,並重新打造國軍「不怕苦、不畏難」的精神。
總統表示,我國海軍需要潛艦,眾所皆知,但我國在一九八○年代末期取得兩艘劍龍級潛艦後,就無法再對外購得新艦。現今政府堅持「國防自主」政策,除自研自製武器裝備,更運用創新思維,建立防衛戰力。
總統表示,在人助、自助情形下,我國自製潛艦的決心、信心,國際友人看到了,因此透過「跨國合作」,以及國內產官學界齊心協力,潛艦國造正一一突破研製瓶頸。
我國去年簽署潛艦國造案啟動與合作備忘錄。據了解,美國官方在今年四月公告「行銷核准證」,開放台美雙方廠商相互接洽,敞開兩國廠商關鍵技術洽談的大門,我國由台船、中科院扮演窗口,直接和外國原廠尋求合作機會,而非經過代理商、掮客接洽。
12項「紅區裝備」須尋求外援
知情人士透露,我國「潛艦國造」和「戰機國造」建立能量的關鍵,皆在於「人才培育」和「技術」,上述兩「基本功」紮穩,才有助於打造後續或新型艦型。「人才培育」部分,包括中科院、船舶中心已開始招兵買馬,亦計畫和具經驗的外國團隊接洽,克服當前困難;至於「技術」部分,據透露,軍方已完成「紅區裝備」盤點,估計有十二項關鍵裝備須尋求外援。
外傳目前和我方接洽的外國團隊,有美、日、印度與歐洲等六家國際廠商,但根據透露,現今水下艦艇皆為多國合作,不會僅倚靠一國的能量,待備齊人才、技術,潛艦設計、構型、配重、戰系、武裝等細節「今年底會有答案」,並為明年啟動的「細部設計」奠基,進而繪製設計藍圖,目前進度皆符既定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