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做事與選舉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十一國領袖八日在智利簽署文本。台灣將爭取明年第二輪時加入。(法新社檔案照)
記者鄒景雯/特稿
就算不要唱高調,用最起碼的標準來衡量,從政,當然會想著下一次選舉,若有機會能做點事,相信正常的情況下也應該不會拒絕。在選舉與做事之間,聰明的政治人物會尋找降低衝突的最適路徑,總是在做二擇一掙扎的,肯定是差勁的政客。
台灣是個島國,以外銷為導向,要反邊陲、反孤立,當然是達成愈多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愈好。就拿CPTPP來說,任何政黨執政,都會說要爭取加入。而凡是要參與這類自由貿易的組織,基本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與區域各國彼此間消除貿易壁壘,允許台灣的貨品與服務在相關國家自由流通,同樣的,我們也必須同意這些國家的貨品與服務能夠順暢進入台灣,達成互惠多贏。
既然追求CPTPP的目標這麼明確,那麼全國就要一致進行合理開放市場的準備,不能以不公平的理由設置障礙,否則即無法換得有關國家的相對開放。在這麼簡單的前提下,看待福島周邊的四個縣市:櫪木、茨城、千葉、群馬,其食品應否解禁的討論,就是一個科學問題,也是一個法律問題,該開放就開放,該禁止就禁止,何來籌碼不籌碼的懷疑或歧視?
再比較全世界的情況,只有台灣與中國兩個國家,是採取不論產品項目全縣禁止,台灣禁了福島與前述四縣市,中國禁了十個都縣。其他各國都是針對部分產品,例如美國是日本禁賣的,美國就不賣;南韓則禁了八縣的水產品,但仍在WTO敗訴,正在上訴中。因此,日本食品當然是自由貿易無法迴避的議題。
從這些角度看立法院外交委員會昨天通過臨時提案,要求外交部不應以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交換」日本支持我國加入CPTPP,外交部也宣稱不會被「綁架」,這種互動過程,已不只是民粹,而是惡鬥與無能,如此的表現,其實大家不妨打開天窗說亮話,台灣根本就沒打算真要參加CPTPP,扯什麼二輪談判,少在那邊浪費口水了。
外交部的應付心態,很可能是因為今年底要選舉,政府不想在日本食品問題上糾纏,怕增加選票變數,換言之,是選舉第一,做事其次。其實,說句不中聽的忠言,把所有需要化解歧見的事情全都擱下,對選局所能創造的效益,可謂杯水車薪,遠遠不及提名人選適切與否之一二;執政黨真在意選舉,不如在特定選區排除困難,好好把強棒推出參選,才是尊重選民、一決勝負的正辦。既會選舉,又會做事,不是魚與熊掌,有這麼二元對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