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專論》文化戰士汪笨湖
汪笨湖就是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中,從文化戰線出發,力求讓台灣早日成為正常國家社會。(資料照,記者林淑娟攝)
◎盧世祥
台灣從二戰之後,經歷二二八、白色恐怖及戒嚴時代,專制威權長期籠罩,本土文化也遭霸凌與箝制。在「去台灣化」的總路線之下,黨國當局不但殘害本土菁英,還控制言論,且經由教育、媒體控制進行洗腦,把大中國的封建醬缸文化強加於台灣之上。長期洗腦的結果,台灣有不少人因此頭殼壞去,有人至今昏睡未醒,心智創傷難癒。振興台灣文化,追求台灣的價值與尊嚴,仍是國家社會正常化重要的未竟工程。
半數不識母語 文化前景堪慮
台灣文化慘遭打壓,惡果極其明顯。語言是傳承文化的基本工具,如今台灣各種母語,在台灣人自己的土地上流通已障礙重重;年輕人會說台語的不到一半,原住民語言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已經或瀕臨滅絕。一半人不識母語,台灣不僅難以欣賞傳承前人的文化遺產,也注定在文化上前景堪慮。
洗腦是另一極度傷害台灣文化的惡行。教育方面,以中國歷史地理人文為尊,台灣人事物盡遭貶抑,主體性盡失。媒體方面,透過新聞解釋權隱匿歪曲基本事實,打壓台灣主體價值。其結果有如創設台灣南社的鄭正煜所痛陳,「台灣最大的悲哀就是很多知識份子,是台灣學的文盲,對台灣的歷史、台灣的文化、台灣的藝術,他是無知的、是台灣話說的『青瞑牛』。」「他本身有很多知識、有很多中國知識、有很多世界知識,但是他沒有台灣知識」。也有如謝志偉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不少人「只顧得痛惜遠在天邊的神州沉淪,從不知欣賞眼前的淡水落日」。
輕忽或輕蔑台灣主體人事物,是文化壓制的必然惡果。戰前「多桑世代」為他人著想的修身或生活教育見棄,母語被視為阿公阿嬤的語言,難登大雅之堂。本土文化統統被視為不入流,文學、藝術、演藝圈盡遭喧賓奪主。直到與民主化一起到來的本土意識覺醒,「俗擱有力」的本土文化才春風吹又生,有如壓不扁的玫瑰,四處綻放。
本土意識覺醒 文化戰線出發
汪笨湖就是一例。他在中學階段,因讀到蘇聯作家索忍尼辛名著《古拉格群島》,引發蔣介石也是獨裁者的領悟與反感,且形諸文字,寫在學生週記,進而受到老師及校方注意。有人說,他青少年時期就顯露叛逆性格,但這其實是戒嚴時代許多台灣人的共同經驗。
在那個年代,正常思考、言論、主張,即使出自青少年,也被視為「背骨」、「大逆不道」、「思想有問題」,社會上以言獲罪者不在少數。當時台灣人最常告誡子女,「囝仔人有耳沒嘴」、「飯可多吃,話不能多講」。
違反人性與人權自由的高壓難永遠持續,但威權統治不會自動告退,要受壓迫的人民奮起反抗,才得以改變。同時,威權當局也長期豢養御用侍從勢力,他們奧步盡展,文化上以「去中國化」羅織打壓台灣邁向正常化的努力;做賊喊捉賊,即此之謂也。
汪笨湖就是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中,從文化戰線出發,力求讓台灣早日成為正常國家社會。
他有一般人所難得一見的才華。尋常文化界人士,會寫文章者未必能言善道,善於言詞者文筆也未必佳;汪笨湖文采、口才兼具,能寫也能說,乃能在文化界發揮非比尋常的力量,積極破除外來政權強加於台灣政治與文化的桎梏。
他寫小說,作品不斷。他的創作聚焦台灣草地鄉土,以深入描繪人性為特色,大放異彩,備受文壇重視和大眾歡迎;且經改編為電視連續劇及電影,人氣甚高,既叫好也叫座。
他語言表達才華卓越,跨越媒體。從文壇走向電視圈,他既屬出眾的談話性節目主持人,也是政論名嘴,清除黨國洗腦遺毒,說出台灣人普遍心聲,奮戰不懈,乃能風起雲湧,創造時勢。
人民心聲為本 扭轉整體失衡
他從南部出發,扭轉整體失衡。台灣南北失衡,城鄉差距懸殊,政經社會文化各層面皆然;失衡既是物質的,也是心態的。外來政權所打造的「天龍國」、「中國城」、「從台北看天下」,既不自然也不本土,危害台灣長遠正常發展。汪笨湖以最樸素、堅實、可靠的南台灣基層人民心聲為本,有根又有力,在文化戰線攻城掠地,影響遍及全台灣;「去台灣化」的無根腐朽因之退潮,「天然台」的扎實清新處處開花。
最重要的,他有台灣心。台灣心出自良知良能,所望所求簡單明白:文化要以斯土斯民為主體,政治要人民當家做主,社會要多元包容;這是台灣的基本心聲,人民卑微的心願。有了台灣心,價值信念必然堅定不移,面對險阻堅毅不拔,終身致力不留遺憾。
汪笨湖在文化戰線積極奮鬥,可引美國羅伯.甘迺迪名言描繪:「每次有人為理想挺身而出、為他人福祉而動、對抗不公不義,他都發出希望的漣漪,經由千百萬人的動能及膽識相互激盪,形成沛然莫之能禦的波濤,足令壓迫及抗拒改革的銅牆鐵壁傾塌。」
振興台灣文化 有心人續接棒
如今汪笨湖遠行,曾在文化戰線上讚賞他、受他感動,或有幸與他相識、相知或並肩作戰的眾人,除了思念,還要在他未竟的振興台灣文化之路,繼續接棒,奮戰不已。有如台灣歌劇名家曾道雄為威爾第歌劇「拿布果」(Nabbcco)所填的台語詞:「美麗台灣,我可愛的故鄉;這是咱大家世代生活的天堂。我願意為著伊流汗來打拚,我願意為著伊流血來奉獻。」
(作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