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教機商機大 產官學會外會
漢翔所生產的IDF戰機,過去一路是美國的通用動力公司擔任技術顧問,並非完全自製。(資料照,記者歐素美攝)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維州威廉斯堡二日報導〕台灣空軍原本編列了六百九十億元向義大利採購高級教練機,在蔡英文政府就任後,改為國機國造政策,龐大的商機引起各方競逐。今年的美台國防工業會議也為此首次安排了高教機的產官學會外會。
專家認為百分之百國造不可能
不少專家私下受訪時認為,漢翔百分之百國機國造不可能實踐。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也表示,在全球化的時代,即使是美國的國防工業業者也需要對外採購零件或與其他公司合作。
與會者透露,對台灣國防著力甚深的國安會副秘書長陳文政傾向支持漢翔的方案,以便產值能夠留在台灣;但台灣另有一派產官學的力量正推動以台灣為主合約商,與美商合作生產先進高教機。由於政策還不明朗,美方官員表示,台灣迄今未將台灣的需求告知美方。
相關人士透露,空軍根據既有F5E/F機隊及AT-3機隊汰除時程,原本的規劃是二○一七年六月完成高教機招標,二○二四年六月完成完整的任務能力。至於漢翔提出的XT-5高教機計畫,預定在二○一七年中啟動,二○一九年十二月兩架原型機出廠,二○二○年中開始生產,二○二一年十二月開始每月交機一架,二○二八年完成六十六架的交機,整個計畫將比空軍原本規劃的時程晚四年。
此外,漢翔若以IDF戰機為原型研改為高教機,了解內情的人士透露,可能要再增加八十至一百億台幣的研發費,完成後不但外銷不易,後續卅年的作業維持成本會比與國外廠商合作生產的先進高教機種昂貴。
反對以IDF戰機為原型研改為高教機的人士主張,國機國造政策應以台灣廠商為主合約商,與國外廠商以合作生產方式進行,藉此引進核心技術並掌控部分原始碼,才能提高自製產值與比例,並擴大台灣航太產業的國際供應鏈市場。
一位美商代表透露,台灣目前正在使用的愛三飛彈,某些雷達零組件就可能由中科院在台製造生產,如果比市場價格便宜,還可以外銷,台美合作生產的模式不是不可行。
至於漢翔所生產的IDF戰機,過去一路是美國的通用動力公司擔任技術顧問,並非完全自製。相關人士說,漢翔目前約可製造五十%的發動機,但緊急動力系統、起落架、發電機與敵我識別系統等仍無法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