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警握記者跟拍裁罰權 台權會批:危害人權

2011/07/30 19:0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大法官釋憲指出,《社會秩序維護法》授權警方可裁量記者跟拍的規定並未違憲,卻引發人權團體與記者協會不滿。台灣人權促進會批評,警察對記者跟拍有裁量權,可能會反過來危害基本人權,做法有待商榷。

根據大法官釋憲解釋文,記者因為採訪新聞跟拍名人,若是危急被跟拍者的身心安全或者行動自由,《社維法》授權警察「及時介入、制止」,並未違反憲法保障的新聞自由。但是警方掌握裁量權,卻也引發不少反對聲浪。

台灣人權促進會強力抨擊大法官釋憲文,表示雖然同意公眾人物應該享有一定的隱私以及人身安全,也無法認同某些媒體長期侵犯公眾人物隱私的做法,但是《社維法》賦予警方過多的裁量權,到頭來恐怕會危害到人民的基本權利。

台灣人權促進會指出,《社維法》是承襲舊法的規範,不需透過法院審理,跳過正常法律程序由警察直接認定並開罰,還可以執行拘留,過去20年使用此法頻率很低,因為會引發國家濫權的疑慮,這次將《社維法》用在記者身上,難免會有類似疑慮,且《社維法》是否真能保障公眾人物隱私也有人質疑。

質疑以《社維法》限制記者跟拍的成效,台灣人權促進會表示,政府應該另立新法,而不是使用這種效率有限的舊法條。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林朝億則認為,就算要限制也應該由法院審理,而非由警察認定裁罰,此舉足見台灣法官觀念保守,台灣民主自由倒退。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政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