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委提案將不義遺址範圍擴及清代 民團轟淡化國家暴力行為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繼續審查「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案,文化部長李遠出席。(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日審議「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公民團體今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痛批,威權統治時期不義遺址定義與範圍,不宜任意擴張,並質疑國民黨立委鄭天財提案版本,將清代、日治時期納入,企圖模糊視聽,淡化國家暴力行為。
台灣人權促進會研究員施逸翔表示,「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共有11個版本,國民黨立委鄭天財所提草案,企圖擴大不義遺址的範圍至清代,淡化「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處理威權統治時期的焦點。
台灣永社副主任黃慧瑜指出,「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延宕將近2年,現在才進入立法院審議,呼籲立院國民黨團、民眾黨團不要阻擋條例通過。她強調,從國家人權博物館公告的42處審定遺址與64處潛在遺址來看,多數遺址所在地景已經改變,僅少數保有遺構,但年久失修,例如安康接待室,盼早日立法通過。
彭明敏文教基金會常務董事羅浚晅痛批,不義遺址保存迫在眉睫,再不保存就會消失,誰最希望這些遺址消失,國民黨這些人繼續再破壞焦點,擴及清代、日治時期,若要處理清代歷史抗爭事件,應該用其他法律處理,不要在那混淆視聽,還想要隻手遮天。
台灣共生青年協會秘書長潘美質疑,國民黨立委的版本想擴張不義遺址的定義,請問國民黨有打算好好的、認真的面對轉型正義嗎?還是要繼續拿廣義的歷史正義來打模糊仗?請過去威權統治時期的執政黨,拿出面對轉型正義的誠意。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董事戴瑋姍說,國民黨想模糊焦點,將荷蘭時代、清代納進來,企圖擴大解釋不義遺址時代適用範圍,明顯是要淡化過去國家暴力行為的事實,這不是公民團體所樂見的。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秘書葉旖旎提及,促轉條例已清楚界定威權統治時期是1945年至1992年,不應以不義遺址的保存之名,淡化過去的國家暴力行為。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副理事長林芳如批評,台中和平日報社是不義遺址潛力點,楊逵、鍾逸人等與該社都有淵源,更是白色恐怖受難者,因為國會立法怠惰,台中和平日報社已被私人買下拆除,將改建為旅館。
林芳如說,台灣最後一批政治犯是在台中看守所被釋放,該處也是不義遺址潛力點,盼「不義遺址保存條例」盡快通過;鄭南榕基金會執行長劉璐娜呼籲,希望國民黨立委正視歷史傷痕,不要再傷害相殘,須同理正視在黨國威權時期下,其他族群受害受難的傷痛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