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會主委改山原、平原輪當 原住民族青年協會:自我閹割矮化殖民
台灣原住民族青年公共參與協會理事長Savungaz Valincinan。(資料照)
莊文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立法院13日三讀通過國民黨立委鄭天財、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等人提出的《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法》修正案,將原民會主委改為由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輪流擔任,並將各族聘用委員改為無給職。消息一出,不僅引發高度關注與反彈聲浪,台灣原住民族青年公共參與協會理事長Savungaz Valincinan也批評此次修法是「自我閹割、自我矮化、自我殖民」。
Savungaz Valincinan在臉書發文表示,山地與平原的分類本身是一種錯誤的歷史殖民框架,原住民族運動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打破這種二元分類,期望恢復各族群的主體性。但此次修法卻進一步強化這種錯誤框架,並可能對小族群造成更強大的邊緣化。
Savungaz Valincinan提到,主要的平原族群只有4個,其他12個族群均以山原為主或一半一半。在此種情況下,輪流擔任主委的制度中恐造成不公平的問題,甚至會造成小族群在政策討論與決策中進一步被邊緣。此外,她直指,明定山地與平原的框架可能還帶有政治算計,目的是為了提前防堵平埔族群正名後的參政權。
針對族群委員改為無給職,Savungaz Valincinan指出,族群委員制度設立於28年前,原是為了強化各族群代表性的全職工作,從地方蒐集意見到政策推動皆具重要性。此次修法剝奪族群委員的薪資待遇,實際上將大幅削弱其功能,侵害原住民族的權利,「這次的修法也引起9個民族議會,加上數個原住民族倡議組織的抗議,認為是自我閹割、自我矮化、自我殖民的修法」。
Savungaz Valincinan強調,近年來各個族群逐步建立自己的民族議會或公共討論機制,雖然有些仍在努力當中,但已開始讓族群代表性更為明確,甚至成為族群自決的重要平台。然而,此次修法不但沒有檢討遴選機制的不足,還以「無給職」來削弱族群委員的功能,也未提供任何支持各族群自治的具體措施。
最後,Savungaz Valincinan質疑,高金素梅與鄭天財兩位「資深」原住民立委,長期掌控原住民族在政治上的話語權,當族群主體強大後,他們的掌控力就會變弱,在選舉上的影響力就會變得不利,「不然討論明明可以朝向讓族群委員的遴選機制健全、主委不要再政治任命而是由族群委員互相推舉,這樣更符合民族自治自決的想像,但為什麼這些人不敢提這樣的修法呢?因為他們考量的是個人的政治生涯,而不是整體原住民族的權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