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美對台政策40年前已「台灣化」 陳翠蓮:美盼台自我防衛原則未變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陳翠蓮14日應邀於國使館「戰後台美關係:從經濟發展到國防安全」新書發表暨學術討論會發表主題演講,會前接受媒體聯訪。(記者叢昌瑾攝)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陳翠蓮14日應邀於國使館「戰後台美關係:從經濟發展到國防安全」新書發表暨學術討論會發表主題演講,會前接受媒體聯訪。(記者叢昌瑾攝)

    2024/12/14 13:02

    〔記者方瑋立/台北報導〕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陳翠蓮今(14)應邀於國史館新書發表暨學術討論會,以「戰後台美關係與民主化」發表主題演說,盤點1950年代至2000年不同階段台美關係演變及美國對台政策。陳翠蓮指出,美國對台政策核心原則是不變的,即絕不讓台灣落入敵方陣營手中,但自1970年代政策「台灣化」以來,「不必然提供台灣獨立軍事防衛」的原則底線也未變,如果台灣人願意,就應該負起自我防衛的全部責任。

    國史館今、明(15)兩天舉行「戰後台美關係──從經濟發展到國防安全」新書發表暨學術討論會,發表《美國國家安全與對臺政策檔案選譯》第五、第六冊,內容涵括美國總統布希至柯林頓時期(1989至2001年)對台政策解密文件,以及美國國會針對《台灣關係法》聽證會等重要過程紀錄;上午新書發表會邀請陳翠蓮主題演講,以及北醫大通識教育中心副主任張國城、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陳怡凱、遠景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進行綜合座談。

    陳翠蓮會前受訪表示,本次演講主要重點是1950年代至2000年不同階段台美關係的演變,美國在各階段雖有不同對台政策,但有一些核心是不變的,如台灣在西太平洋戰略安全上,對美國而言是關鍵角色。

    陳翠蓮指出,美國核心原則之一,就是「不會讓台灣落入敵方陣營的手中」,而一直到80、90年代,在美國推動民主促進政策的過程中,配合台灣內部強大的民主運動,促成台灣轉型成為民主體制,再加上前總統李登輝也對台灣走向民主有相當信念,所以其實是非常幸運的。

    陳翠蓮於演講中也提及,美國於1970年代已預測「中華民國台灣化」的趨勢,台灣人遲早會主政,且大多數台灣人傾向獨立,而非與中國統一。不過,當時美國大使館資深官員歐斯本(David L. Osbom)向政府提醒,「若台灣人掌握政權成為分離的政治實體,且願意負起自我防衛的全部責任,美國並沒有理由抱怨」。

    陳翠蓮指出,但當時歐斯本也提醒美國政府,可以尊重台灣化政府未來的走向,但不應向台灣人傳達錯誤的訊息,而必須要讓台灣人知道,軍事協防不會自然、自動地轉移,以降低台灣獨立政權對美國軍事保證的期望。

    陳翠蓮認為,現在看來美方對此趨勢的預測和討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既視感,美國與中國關係正常化的同時,也逐漸將焦點轉向台灣土地上人民的想法,不再完全以中華民國政府為重心。

    陳翠蓮表示,美國所設下「不必然提供台灣獨立軍事防衛承諾」的底線,台灣人應該自我防衛負起全部責任,至今仍是美方重要的原則。她說,過去台灣人在威權體制下自顧不暇,沒有力量對集體命運發聲,也多次錯失表達集體意志的機會。

    不過,陳翠蓮強調,台灣民主化之後,已是有能力透過民主機制表達集體意願的政治共同體,如何在國際社會獲得公平合理的對待和地位,是我們要回應自身集體認同與現實需求無法迴避的問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關閉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