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總統候選人氣候政見 環團:僅賴提2030年減碳目標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檢視3位總統候選人所提氣候與能源政見。(圖由台灣氣候行動網絡提供)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環團今(12日)評比3名總統候選人的氣候政見,認為僅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提出2030年24±1%減碳目標,侯友宜、柯文哲則連最基本的2030年減碳目標都沒有提出,不過也認為賴清德對碳定價提優惠費率有漂綠嫌疑,也指出侯、柯兩人提重啟核電缺乏風險評估。
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共同組成的「台灣氣候行動網絡」今評點賴、侯、柯3名總統候選人的氣候政見,環團指出,3名候選人雖然都均依循2050淨零排放的法定目標提出政見,但都沒有掌握氣候政策關鍵,也沒有提出有企圖心的2030年減碳目標,還有碳費如何銜接到碳稅的中短期碳定價政策規劃。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表示,因缺乏碳預算思考,導致政府的2030年減碳目標淪為政治喊價,目前僅賴提出2030年24±1%減碳目標,也表示侯柯兩人,連最基本的2030年減碳目標都未提出;另目前僅柯文哲提出公開碳稅收入和使用情形與多元碳定價政策規劃,並表示賴的的碳定價政策,因仍規劃優惠費率,恐有為企業「漂綠」疑慮。
至於2030電力結構部分,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表示,3名候選人訂定再生能源、天然氣占比目標相差不大,但民間主張2030年時再生能源占比應提升至40%仍有差距,且須在非核的情況下,將燃煤發電占比削減至10%以下,且侯與柯都主張重啟老舊核電廠,並忽略老舊核電的地震與故障風險,也未提及核電興建的時間與成本。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常務理事李翰林說,候選人再生能源目標配比為27%至30%,差異不大也符合國際發展目標,但欠缺各類型綠能的細部配比,很難讓社會理解其配比是否可行。
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專員葉品咸說,雖候選人都提到產業轉型,但也都欠缺對於高碳排產業,如石化、鋼鐵、水泥業的具體政策;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表示,賴與柯政見雖都提到全民對話,並主張面對氣候變遷應為社會運動,但並未面對現行公民參與因為忽略知情權形成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