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陳菊在溫哥華對鄉親演講吸引鐵粉 鄉親至今仍在問林家血案何時能破

監察院長陳菊在溫哥華對鄉親演講,吸引不少粉絲前往。(記者張伶銖攝)

監察院長陳菊在溫哥華對鄉親演講,吸引不少粉絲前往。(記者張伶銖攝)

2023/10/23 15:32

〔本報駐加特約記者張伶銖/溫哥華22日報導〕台灣監察院長陳菊以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身分率團到加拿大訪問,陳菊在溫哥華對台灣鄉親演講時,吸引了許多平時只從報紙及電視上看到陳菊的粉絲前來。當陳菊講到她因為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入獄,拿到死刑起訴書的隔天,即發生了林家血案時,勾起了不少鄉親對這段黑暗歷史的共同回憶 。

陳菊說,當時她被關在監獄,她並不知道原來在1980年的2月28日那一天林義雄家裡發生的事,後來林義雄無法出庭,出庭紀錄上寫著「請假」,她因此感到奇怪,為何被關還能「請假」,後來才有一名律師在法庭上說到林宅血案,她才知道。

不少在溫哥華的台灣鄉親關心林家血案至今未能破案,亦關心林義雄唯一倖存的女兒林奐均現況。陳菊說,林奐均後來嫁給了美國籍丈夫,在宜蘭成立了教會,生了5個女兒,有3個女兒在美國讀書。

陳菊說,林奐均的丈夫是牧師,他的台語說的很好,可以用台語傳道,引起在場鄉親感的驚奇,同時也感到欣慰。

陳菊這次率領的人權訪問團,由田秋堇、紀惠容、高涌誠及浦忠成 4 位人權委員及人權諮詢顧問蔡志偉等組成。這是國家人權委員會第一次組團來到加拿大進行交流。陳菊說,此時她在台灣本來應是忙到無法抽身,但她已答應渥太華大學邀請,以台灣如何從威權走向民主為題發表演講,她認為這是一次在國際間宣傳台灣民主人權經驗的機會,無論多忙,她都應該組團前來。

她說,這次與加拿大交換了推動原住民人權的經驗,並注意到加拿大也面臨與原住民和解的嚴峻課題。她表示,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的過程,歷經了1949年至1987年長達38年的戒嚴,台灣原住民在台灣的處境,就如同台灣人民在戒嚴時期受到的迫害,甚至受害更深。

她指出,台灣原住民是台灣土地主人,早在6000年前已經生活在台灣島嶼上,但經過西班牙、荷蘭人等不同政權的統治,讓台灣原住民的人權及基本尊嚴一再受到迫害。

陳菊指出,台灣過去對原住民施行的同化政策,等於是用文化強勢去同化,讓讓原住民的尊嚴飽受摧殘,一直到小英總統上任,對原住民作出道歉。

陳菊的演講,不僅說得讓海外鐵粉頻頻點頭,還有人眼眶泛紅,一些在加拿大長大的台僑則說,聽陳菊的演講有如上一堂「台灣人權歷史速成課」,上了課之後,馬上想通了許多事。

國家人權委員會訪問團在停留加拿大時間,還參訪加拿大人權博物館和加拿大國家真相與和解中心。

加拿大人權博物館派出兩位副館長柯特勒(Matthew Cutler)和勒瓦瑟(Kimberley Levasseur)與代表團交談,他們提到希望與台灣人權博物館策展交流,也樂意分享加拿大在推動原住民和解問題上的經驗。

此外,陳菊透露,明年3月我國將邀請加國學者在內的國際專業人士,參與審查台灣落實「消弭一切種族歧視公約」(ICERD)的進展。

陳菊在溫哥華擁有許多鐵粉。(記者張伶銖攝)

陳菊在溫哥華擁有許多鐵粉。(記者張伶銖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政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