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基金會明年將合併成「辜寬敏基金會」 力推轉型正義
台灣制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正(中)表示,規劃明年辜寬敏先生逝世週年時,將台灣制憲基金會與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合併為「辜寬敏基金會」,未來將著重於推動轉型正義。 (台灣制憲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獨派大老、總統府資政辜寬敏今年2月辭世後,由辜老創立的台灣制憲基金會、新台灣和平基金會未來何去何從?台灣制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正接受本報訪問表示,規劃明年辜先生逝世週年時,將兩基金會合併為「辜寬敏基金會」,未來將著重於推動轉型正義。
辜寬敏於2018年成立台灣制憲基金會,目的是為制定「台灣新憲法」,實現其「台灣國家正常化」理想。2020年4月,辜領銜提出兩項「制憲公投」,公投主文「您是否同意要求總統推動制定一部符合台灣現狀的新憲法」及「您是否同意要求總統啟動憲法改造工程」,在第一階段連署送件後,遭到中選會駁回。事後,基金會提出行政訴訟,亦被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駁回。
林宜正表示,辜先生一生致力推動台灣國家正常化,希望制定一部新憲法,但推動制憲工程遭遇非常多困難,基金會嘗試在體制內努力,提出了制憲公投,現實上也理解台灣政治環境,結果無法在體制內往前推進,案件仍在最高行政法院訴訟。
林宜正指出,在推動制憲公投過程中,中國官媒連日不斷攻擊批判,就為力阻台灣國家正常化,即便是民進黨執政,推動制憲也遭遇很多困難,追根究柢問題在於,台灣外部有一個中國,內部更有威權遺緒,並未做好轉型正義,所以解決問題要從歷史、教育、文化著手,其中轉型正義扮演相當重要角色。
林宜正談及,辜先生成立台灣制憲基金會、新台灣和平基金會,新台灣和平基金會主要是傳承台灣文化、歷史,目前規劃明年辜先生逝世週年時,將兩個基金會合併為「辜寬敏基金會」,未來也會推動轉型正義。
林宜正提到,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化,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後,雖然民眾擁有投票權,但威權時代存在的許多價值、觀念及做法,至今深植於台灣社會。例如台北市首都精華區有一棟國家建築供奉蔣介石銅像讓大家去瞻仰,這就是轉型正義沒有做好。
他強調,國家除賠償受害者外,也應找出加害者,現在只有受害者,不見加害者。台灣以前有省籍衍生的族群問題,後來有藍綠的政治鬥爭,若政府對轉型正義沒有深刻的認識,很容易在轉型正義議題上退卻,往往「意思到了」就好。基金會希望未來轉型正義能夠真正落實,讓台灣民主深化、告別威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