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身陷#MeToo多年不敢出聲⋯⋯郭麗安直指社會「兩大現象」讓受害者卻步

監察院20日舉行「猥褻也是性侵害-你的聲音,國家用心聽~兒少安置機構與校園性侵訪查計畫」記者會,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理事長郭麗安出席發表意見。 (記者羅沛德攝)

監察院20日舉行「猥褻也是性侵害-你的聲音,國家用心聽~兒少安置機構與校園性侵訪查計畫」記者會,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理事長郭麗安出席發表意見。 (記者羅沛德攝)

2023/06/20 17:01

〔記者楊丞彧/台北報導〕台灣「#MeToo」運動延燒近月,許多受害者不願再隱忍,勇於揭發政界、教育界及演藝圈名人惡行。然而,許多受害者都是經過多年才願意說出心路歷程。對此,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理事長郭麗安,以台灣人權委員會「兒少安置機構及校園性侵訪查計畫」指出,受訪者有近4成經考慮後選擇不揭露、不求助,原因是社會厭女情結嚴重,一旦揭露後,可能會面臨責備。此外,父權體制社會對於「完美受害者」的刻板印象,也阻礙他們揭露及求助。

國家人權委員會今(20)日召開「猥褻也是性侵害,你的聲音國家用心聽」記者會。人權會去年7月起著手進行「兒少安置機構及校園性侵訪查計畫」,盼找出學校及機構處理兒少性侵害案件的結構性問題。

針對此次訪查,計畫協同主持人郭麗安教授表示,目前完成52位訪談,有44位性侵受害者、8位性侵受害者之重要他人。其中,受害者女性佔86%、男性佔14%。其中,41歲以上不到10%,也有個案受害年紀發生在6歲以下,讓人感到難過。調查中,被性侵次數超過11次的,更有42%。她指出,受害者當時都很年輕,這也代表原本應該很安全的場域,其實非常地不安全。學校內的性平教育與性平空間,是必須刻不容緩去處理的要務。

而在性侵受害者的求助歷程中,有將近4成的人從未對外人揭露,有27%於事發6至10年後揭露,15%在事發11至20年後揭露,12%在事發20年後揭露。

郭麗安指出,許多人當下並不知道自己遭到性侵,例如,6歲以下的孩童無法知道自己遭到性侵,6歲至12歲的學童若遭老師抱在腿上亂摸,可能也不知道自己遭到猥褻。

郭麗安解釋,這些人選擇不揭露的原因,是因為社會的厭女情節非常嚴重。如果他們選擇揭露,可能會面臨責備。

此外,郭麗安也指出,我們社會具有「完美被害人形象」的投射。如果受害人很勇敢地站出來、沒有哭哭啼啼,如果受害人穿得比較辣,或者長得不符合社會期待的「好看」,抑或者當下沒有立即逃跑呼救,沒有大喊「我不要」,或是受害者現身時不夠痛苦、憂鬱、焦慮等,這樣的受害人若出面揭露自己遭性侵,他可能面臨的第一道難關,就是自己不是「完美的被害人」。郭麗安直言,父權體制對「完美被害者」是有特別的想像。

而在訪談過程中,郭麗安提到,陪同受訪的很多不是家人,因為家人也多會被「完美被害人」形象給束縛。許多陪同者多為親密伴侶,因為遭性侵的創傷反映,可能會呈現在受害者無法與人交心、無法與伴侶親密互動,而造成伴侶的不解。因此,有耐心與陪伴非常重要。而在接受訪談的男性受害者,也對其伴侶表達敬意。

郭麗安說,當一個人沒辦法告訴他人自身所受到的極大痛楚時,這樣的折磨比事件本身更具傷害性。這次訪談員所受過的專業訓練,是希望能接納且同理受害人的故事,支持他們的想法,也期盼透過訪談,成為國家療癒受害人過程中的一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