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批高物價高房價 沒有年輕人會相信在台灣生活很幸福

國民黨今日召開「戳破蔡政府『青年所得創新高』假象!高物價壓力、買不起房才是現況」記者會。(國民黨提供)
〔記者施曉光/台北報導〕國民黨今日召開「戳破蔡政府『青年所得創新高』假象!高物價壓力、買不起房才是現況」記者會,批評政府大內宣稱台灣青年所得續創新高,但蔡政府沒有告訴大家的是,台灣在全世界的房價所得排名已從2016年的第22名,到2021年上升到第7名,如果要說現在大家過得很好,在台灣生活很幸福,沒有一個年輕人會相信!
國民黨要求政府「打房」,不要打假球,提出具體抑制炒房的政策,穩定房價,讓青年買得起房,「房地合一」稅收至少50%用於住宅政策,改善居住正義問題,並確實解決青年低薪、就業等問題,不要美化數據、製造假象。
國民黨副發言人楊智伃指出,台灣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很大,大家只想要有一個家,在工作的地點買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但年輕人都認為不可能,根據內政部的統計,今年全國購物痛苦指數平均9.69,創下2002年第1季以來的20年新高,意思是要9.69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得起一間房子,台北市指數更多為16.17,要16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到一間房子,政府如果要跟年輕人說現在過得很好,大家生活很幸福,沒有一個年輕人會相信。
楊智伃並指出,南部北漂的年輕人到台北市生活,原想至少以後回家可以買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但事實並非如此,疫情前後房價所得比漲幅最高的縣市就是高雄市、台南市與屏東縣,其中高雄市在2019年第4季的指數為7.1,2022年第2季漲幅達31%,南部年輕人在北部辛苦工作回家後買房負擔反而更重,蔡政府大內宣說年輕人所得創新高,但沒有告訴大家的是,台灣在全世界房價所得排名又創新高。
國民黨副發言人郭音蘭表示,年輕人你快樂嗎?蔡政府口口聲聲照顧年輕人、落實居住正義,雖然今年青年所得續創新高,但房價所得比卻再度攀升,政府打炒防稅金上看357億,卻1塊錢都有沒用在住宅政策上,政府竟口口聲聲居住正義,而且各種假象都是天大的笑話,年輕人好想買房,但蔡打房,卻讓大家更買不起房子。
郭音蘭指出,主計總處公布的青年所得,與現實落差太大,所謂30歲以下年輕人年收入近52萬元,但年輕人收入真的有到52萬?這52萬的平均數字是否加了一些「綠營新貴」,包括號稱「林九萬」的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與過去實領15萬元的「口譯哥」、前駐美代表處政治組長趙怡翔,才會出現52萬的高數目,難怪許多年輕朋友看到新聞後都在網路上道歉,坦承自己拉低了全國平均值。
她質疑,蔡政府美化數字,無助解決青年低薪的問題,最近公布的9月物價指數,年增率2.75%,各種重要民生物資漲幅持續擴大,通膨問題持續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