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辦批對內湖交通多年視而不見 黃珊珊:我講的是歷史的事實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圖)31日為台北市議員參選人黃瀞瑩站台致詞並接受媒體訪問。(記者塗建榮攝)
〔記者蔡思培/台北報導〕台北內湖區交通問題近期成為各陣營台北市長參選人攻防焦點,現任副市長黃珊珊將交通問題推給曾任市長的前總統馬英九與前市長郝龍斌;馬英九辦公室回嗆,市政建設不能僅仰賴前人的基礎,黃珊珊擔任議員、副市長多年,為何沒優化、還是選擇視而不見?黃珊珊今天(7月31日)說,她講的是歷史的事實,內湖開放企業總部後,從原本6萬人進入變成15萬人,也沒有路面調整等相關配套,寬度一樣寬,不可能不塞車,唯一能做的就是調整。
黃珊珊今天下午出席民眾黨黨員座談會,也在媒體聯訪時回應內科交通問題。對於馬辦質疑過去擔任議員、副市長沒優化,黃珊珊表示,內湖當時是輕工業區,後來開放企業總部後,讓從6萬人工業區設計進入15萬人,這是客觀事實,當時也沒有路面調整等相關配套,寬度一樣寬,不可能不塞車,唯一能做的就是調整。
黃珊珊說,內湖也可以效法新加坡「單日單號 雙日雙號」進城,若這樣做一定可以解決問題,但台北市希望讓市民達到最方便情況,園區管制抑制小客車不是台北市政府的選擇。她指出,市府過去改變了內湖幹線公車、增加youbike站點,調整捷運班距,但捷運班距、運量就這麼多,非議員能改變。
黃珊珊也說,文湖線就是高架中運量系統、一共四個車廂,可以運多少人?現在再怎麼優化也無法優化運量,市長柯文哲上任托寬成功橋、港墘路、修改洲子街,但不可能生出道路面積。黃珊珊說,接下來就是捷運環狀線東環段核定,最遠期的作法是遷建松山機場,聯外道路打出去,才有辦法解決內科對外連環道路。
黃珊珊也強調,只有內湖科技園區上下班時段交通有問題,由6萬人變成15萬人,內湖沒有問題,所以不要再說「內湖交通」,因為內湖是優質住宅區,交通也便利。她也說,疫情期間市府就鼓勵分流上班、企業在家辦公,但是否強制規定可以討論,不要一直說內湖交通是內湖人的問題,這也不是市府一方面問題,她呼籲大家提出解方,不要一味批評,只會口水戰。
黃珊珊(前排右四)下午出席民眾黨黨員座談會。(黃珊珊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