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揭開童年家暴傷疤狂哽咽... 林昶佐曝父親遺物留憾

立委林昶佐首度敞開心房談及成長過程遇到的家暴問題,過程中不時地哽咽。(擷取自林昶佐臉書)

立委林昶佐首度敞開心房談及成長過程遇到的家暴問題,過程中不時地哽咽。(擷取自林昶佐臉書)

2022/07/24 06:28

〔記者楊丞彧/台北報導〕「肉體的傷會好,心裡的傷難癒」。立委林昶佐在自己新推出的Podcast「離不開的武德殿」第一集裡,首度打開心房,暢談過去成長階段家中遭遇的家暴問題,幾度講到語塞哽咽眼眶泛淚。他也自爆,有時候跟妻子吵架情緒較多時,也會被問「以前你爸是不是就是這樣」,讓他一方面很受傷,同時也作為自我警惕。至於從政,林昶佐分享,意外的收穫是在推動家暴相關的庇護制度以及修法時,心裡感到非常地踏實,一方面讓台灣更好,自己也跟著更好。

林昶佐新推出的Podcast「離不開的武德殿」,第一集找來的嘉賓是8月6日將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開唱的歌手鄭宜農,以及現在也在TaiwanPlus主持「唐鳳佮創新」(Innovative Minds with Audrey Tang)影音Podcast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林昶佐說,一開始會想做這Podcast的初衷是「年紀到了」,有些過去遺落的夢想盼試著接回來,有些過去以為解決的人生課題又在不知何時突然隱約作痛,希望邀請一些好朋友與大家分享人生上半場的故事。

林昶佐坦言,在從政的過程中,有件事一直困擾著他,就是在參加有些親子相關的活動,或是遇到選民陳情家暴時,以及相關會議時,都會不太自在,講話也無法像其他議題一般侃侃而談。一開始以為只是因為當爸了,對相關議題比較容易真情流露。但後來發現,其實是跟從小在家不斷遭到家暴的傷有關,以為一切都好了,透過長期地規律服藥,狀態也維持地相當好,但仍會在某些場合冷不防襲來。

林昶佐指出身上的傷疤,解釋許多是遭家暴所留下的痕跡。在他國高中時期,父親常常因為情緒爆發就對家人拳打腳踢,身為長子的他為了保護媽媽跟弟妹,常都要出面阻擋父親的行為,至今身上仍有留下些後遺症。他把對父親的怨恨,全都裝進一個鐵盒中,放入被砸爛的眼鏡、包紮的物品等,想說永遠都不原諒這男人,直到二十多歲的時候才全部清掉。然而,身體上的傷口會癒合,塞滿怨念的鐵盒可以丟棄,但心裡遺留的情緒,直到中年仍無法完全清理。

林昶佐也提到,有時候偶遇父親的老友,被說「長得很像爸爸」時,其實會讓他感到很害怕。因為他上網查詢相關資料發現,遭遇過家暴的受害者,以後反過來變成施暴者的負面循環案例很多,他也擔心自己會重蹈父親的覆轍。他也首度披露,有時候跟妻子吵架時,如果情緒比較多的時候,也會被質問「以前你爸是不是也是這樣」,一方面讓他很難受,但也提醒他是否仍有情緒還沒處理好。林昶佐說,他也以此作為警惕自制,並期許自己當個更好的爸爸與老公。

林昶佐說,他發現自己在推動家暴有關的政策,或是質詢有關庇護的議題,都讓他的心感到十分踏實。庇護方面,他認為實務上有著明顯的城鄉差距,鄉下一方面是交通不便,知道能尋求庇護的比例較低。而在家暴法方面,他在深入瞭解後才知道,社工不僅要處理被害者,更重要的也是要幫助施暴者。當時未有家暴法,林昶佐認為自己的父親當時應該也很痛苦、不知所措,而他們遇到了只能叫警察,但因未具備社工或心理專業知能,就單純當作罪犯看待處理,而無法提供專業協助。

而對於父子關係無法修復留下遺憾,林昶佐相當感慨,他提到父親在2017年過世後,父親的女朋友整理了一箱遺物,裡面有一整套有關他在國內外得獎的報導簡報。他說,如果當初有家暴防治法,外面的幫助能及早介入,或許父子關係有機會修復,有些話或許還在世時就能親口說,而不是只能透過報章雜誌的報導關注他的一舉一動。但是因為兩個人的關係一直僵在那邊,以前就算見面也有一堵跨不過的無形障礙,至今對他而言都仍是負擔。

林昶佐表示,相關機制的存在,其實也是希望能讓受害者有機會協助施暴者尋求專業資源協助,「我們很愛你,但是你真的病了,必須要尋求協助,我們也願意幫助你」。迄今仍有許多家庭正面對他當年一樣的狀況,他也希望透過推動相關資源協助,不要在20、30年後都無法與家人和解。

就這點來看,林昶佐也透露,原本他較少著墨於家暴議題,經過女立委事件為契機後的一系列的推動過程後,他的心境也有了轉變,以前認為推動公共事務是為了台灣整體更好;而現在發現,似乎也同時在修補人生的某一塊,透過自身經驗看到社會上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讓他深深覺得從政也不錯,「能參與公共事務真好」!不僅讓台灣更好,也同時讓自己更好。

最後,林昶佐也自嘲,這些東西到他的年紀已經不覺得能完全解決了,就像是疫情一樣,從原本的「清零」心態慢慢調整為「共存」。以前覺得傷會好、東西能丟,遇到問題就吃藥;現在則知道該學習「共存」,知道這樣的情緒可能什麼時候會碰到,碰到的時候知道它又來了,但來了沒關係,他已經知道該怎麼去應對這樣的情緒,與之共存。

☆民眾如遇同居關係暴力情形,可撥打113保護專線,或向各地方政府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求助。☆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若懷疑孩童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或是性侵害、性騷擾,請撥打113專線,透過專業社工員接線服務,將可盡快救援在生命危機中的兒童。☆

立委林昶佐(左)新推出的Podcast「離不開的武德殿」,第一集找來的嘉賓是歌手鄭宜農(中)和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右)。(擷取自林昶佐臉書)

立委林昶佐(左)新推出的Podcast「離不開的武德殿」,第一集找來的嘉賓是歌手鄭宜農(中)和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右)。(擷取自林昶佐臉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