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兒童「長新冠」恐成嚴重問題 立院法制局籲提早因應

立法院議場。(資料照)

立法院議場。(資料照)

2022/06/26 17:04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本土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逐步趨緩,但國際研究也發現「二次感染」及「長期後遺症」現象。研究指出,「長新冠」會導致孩童出現一系列不尋常的副作用,即使感染者無症狀也可能發生。鑑此,立法院法制局提出三項建議,包括宜及早投入資源並組織醫學界進行研究;加強公衛介入及預防兒童長新冠;宜速研擬因應長新冠政策並編列相關預算。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AAP)的數據,自新冠肺炎大流行以來,近1300萬兒童感染康復後,有2至10%(甚至更高)罹患長新冠,成人則是30%。雖然學界尚未完全釐清長新冠的症狀及其影響,但紛紛強調應放在長期抗疫目標中。

立院法制局表示,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指出,患有長新冠的人可能會出現多種症狀,這些症狀在感染後可持續超過4週甚至數月,有時症狀甚至會消失或再次出現。儘管長新冠在兒少中似乎不如成人常見,但其長期影響確實發生。

法制局報告指出,由於目前沒有普遍的臨床病例定義,加上證據有限,因此有超過200種症狀被歸因於長新冠,且其中許多症狀是非特異性的;不過常見的報告症狀包括頭痛、疲勞、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腹痛、肌痛或關節痛、鼻塞或流鼻涕、咳嗽、胸悶或疼痛、食慾不振或體重下降、嗅覺障礙或嗅覺喪失和皮疹。

法制局提醒,兒童缺乏病識感加上可能難以描述遇到的問題,可能使得症狀被忽略,建議政府宜及早投入資源,並組織醫學界針對長新冠症狀進行大規模的長期研究,以利後續相關衛生福利政策之研擬。

法制局也提及,雖然目前顯示新冠肺炎在大多數兒童中引起的疾病相對較輕,有專家認為2/3到3/4患有長新冠的兒童會在3個月後康復,國內也有專家認為Omicron後遺症的機率會下降,但若有頭痛、疲勞、睡眠障礙或注意力難集中等持續性的長新冠症狀,將造成正值學習及身心發展過程的學童困擾。

法制局表示,因長新冠的非特異性症狀,可能讓許多父母不知道其孩童正受長新冠困擾,或兒科醫生沒有意識為病症加以處理,也可能造成後續對國家醫療衛生系統的負擔,因此建議針對長新冠對兒童的影響,應進行長期觀察、紀錄並建立資料庫,同時公衛應及早介入和預防長新冠病症可能的長期性演變。

法制局指出,美國政府已將長新冠患者納入美國身心障礙法所保障的權利和資源中,並制定國家行動計畫,以應對此健康危機。有鑑於長新冠後遺症仍須長期觀察、研究,建議主管機關宜速啟動對長新冠的政策研擬,並編列相關預算因應。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