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防衛納入保全業 學者:釋放軍警人力 關注戰訓本務
軍事學者許智翔表示,保全業納入「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可以釋放更多人力,一部分可能要用軍警進行的任務,就可以釋放出來由保全業擔任,也有其法源依據。示意圖。(資料照)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等人提案修法,將保全業納入全民防衛動員體系;對此,軍事學者許智翔受訪表示,保全業納入「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在防衛做作戰上的益處是,可以釋放更多人力,一部分可能要用軍警進行的任務,就可以釋放出來由保全業擔任,也有其法源依據。
對於立委提案,中華民國保全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達錩受訪說,「樂觀其成」,並指出全台灣約有75%的人口居住或工作在有保全的社區或是廠辦,若以烏俄戰爭為例,當砲火波及到社區大樓時,保全絕對比民防、警消更清楚如何疏散與救援,而在群眾需要避難時,社區保全是最知道何處有避難空間、民生物資以及確切可以容納多少社區外避難者的餘裕。
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許智翔表示,人力資源的有效運用,在平時、戰時都是關鍵,平時在災難防救的時刻,民防系統跟民間的各種能量能有效運用,方便救災的人力跟資源調度,也可以讓國軍更多時間在戰訓本務。
至於戰時,許說,烏克蘭在2014年以後,就將無人機玩家組織成一支部隊(Aerorozvidka),讓烏國參謀本部可以運用,也在這次烏俄戰爭中發揮重大成效,而烏國也將IT人員組織起來。
許強調,「把適合的人力放在適合的地方,對人少兵少的台灣很重要」,因應多元化的現代戰爭,在民防、後備部隊的編組分工,是很重要的任務,如同無人機操作手,如果也可以有效的組織起來,就算平時不幸遇到大規模天災,也能派上用場。
張達錩說,希望能盡速修法的原因,是希望能夠透過國家所派出的教官,利用保全業定期的在職教育時數,給予戰爭時期所需的應對能力,使保全業在平時也能在服務的社區大樓中,對住戶或成員做好相關災防演練編組,在平時就做好準備,一旦戰爭產生時,可以立即的做疏散避難,建立自我保護能力。
許智翔表示,現今台灣後備動員體系,後備軍人除了少部分國防工業員工、任教於高中以下老師或健康、家庭因素等予以免召,其餘大多數人被編入後備步兵旅、軍勤隊或是充當戰耗梯隊,即便民間專長是無人機操作手、或是IT專長,戰時通通在灘岸、城鎮戰被當成步槍兵消耗,無從將民間技術轉換成防衛能量,如果可以用民防能量整合,可以更有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