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檔案解密!台灣曾扣押蘇聯油輪被告上聯合國 老蔣同意法國介入協調

圖為陶普斯號。(圖翻攝自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官網)

圖為陶普斯號。(圖翻攝自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官網)

2022/04/19 14:0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1954年6月陶普斯號事件震驚全球,當時兩岸情勢緊繃,蘇聯籍油輪陶普斯號(Tuapse)運載油料前往中國上海,為防止戰略物資落入共軍手中,台灣派遣驅逐艦丹陽艦前往攔截,引發國際關注、雙方劍拔弩張,蘇聯還向聯合國告狀,後經法國斡旋弭平爭議。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昨發布〈震驚全球的蘇聯陶普斯輪事件〉一文,解密背後內幕。

當年台灣從美方獲悉「形跡可疑」的蘇聯籍油輪將航往中國沿海海域後高度警戒,空軍、海軍出動偵查行蹤、派遣丹陽艦攔截押往高雄。時任行政院新聞局聲明,台灣附近海域發現蘇聯油輪駛往上海,「船上運載油料是聯合國禁止輸運的戰略物資」,因而扣留。經查,這批油料重達1萬1702公噸,「其中煤油、汽油各占75%、25%,能夠提供米格戰鬥機使用」。

蘇聯以為美國派遣艦艇扣押陶普斯號,照會並嚴斥必須懲罰失職人員,揚言不排除以武力防衛航行船隻,美國則否認指控,強調陶普斯號被台灣攔截而停泊高雄,蘇聯則抨擊美國袒護台灣,要求盡快還船放人不然動武解決,美國擔憂蘇聯報復多次聯繫我國外交部,並高度關切後續進度。政院召集各部會組成專案小組,了解並推測丹陽艦疑似為了避免共軍干涉,提前攔截陶普斯號,「但在公海扣押船隻卻有違國際法」,且可能象徵對蘇聯宣戰進而觸發戰爭,加上當時發生九三炮戰,讓扣船事件變得更為錯綜複雜。

蘇聯可能考量到一旦開戰,勢必引起美國出兵,透過法國駐華大使館出面斡旋,建議讓法國人員探視被扣住的船員,並進行後續交涉。然而另一方面,蘇聯也向聯合國大會提案控訴台灣「頻繁在中國大陸沿海攔截各國船隻」、漠視國際法又不肯釋放船員,「而且採取各種嚴厲手段逼迫就範」,寄望聯合國還公道,台灣出席大會代表團則表示法國已提議居中協調,要求延後討論並獲支持。

同年10月,時任總統蔣介石認為,長期扣押蘇聯船員恐怕難以獲得各國同情,一旦列入聯合國大會討論,勢必遭到國際輿論譴責,打擊台灣國際聲譽,對「中國代表權」產生不良影響,指示接受法國斡旋交涉,外交部也多次安排法方人員前往高雄會晤船員。不過,蘇聯因台灣仍未還船放人再度提案聯合國,在觸及此案前,政府認為長期照料蘇聯船員增加國庫負擔,可能隨時引起蘇聯攻訐,必須儘快處理。

歷經與法國多次協議,決定先引渡不願意接受政治庇護的29名船員,其餘20人則申請政治庇護,其中7人續留台灣,由政府安排工作。陶普斯號編入海軍運油艦艇行列,只往來高雄與基隆,以免在外海遭到蘇聯攻擊,油料則交給海軍分配。

時任總統蔣介石核示接受法國斡旋。(圖翻攝自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官網)

時任總統蔣介石核示接受法國斡旋。(圖翻攝自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官網)

圖為陶普斯輪人員動態。(圖翻攝自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官網)

圖為陶普斯輪人員動態。(圖翻攝自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官網)

圖為船員申請政治庇護。(圖翻攝自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官網)

圖為船員申請政治庇護。(圖翻攝自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官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