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恢復戰備偵巡 軍事專家:有助提升民心士氣
國軍地面部隊自去年下半年起恢復戰備部隊偵巡訓練,軍事專家認為可以提升民心士氣。(軍聞社提供)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因應中共對台軍事威脅,國軍地面部隊自去年下半年起恢復戰備部隊偵巡訓練,落實國防部長邱國正「處處皆戰場、時時做訓練」的政策;軍事學者蘇紫雲表示,國軍恢復戰備偵巡讓官兵熟悉戰場地形地物,並對提升民心士氣有正面效果,鞏固民眾對國軍的信任,而軍方不應怕發生意外裹足不前,相關的肇損費用應對官兵給予法律和系統性的補助。
早年台灣各地部隊因進行「師對抗」,一般道路上見到軍車、戰車、甲車行駛並非新鮮事,但隨著社會變遷和民風改變,軍車上街儼然成為新鮮事,而自去年下半年起,國軍地面部隊戰備偵巡的密度、頻次提高,也讓民眾對於軍車上街顯著「有感」。
以陸軍某地區指揮部為例,自去年7月1日起,戰備部隊每日前往各戰備目標實施演練,而在今年春節重點戒備期間,每日均編組戰備部隊前往各重要防護目標實施演練,守護作戰區安全。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受訪表示,國軍各作戰區的作戰部隊 進行戰備偵巡,是符合各國戰備趨勢,北約各國的部隊有經常戰備移防、野戰的機動訓練,此舉也會對民心士氣有正面提升效果,如同「見警率」一樣,民眾在路上看到部隊出來訓練,潛意識也會心安。
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副教授陳文甲受訪指出,陸軍隨著海空軍的加強戰備力度,也同步強化行之有年的每週一次戰、甲車於道路上實施「戰備偵巡」強度,改為每日執行偵巡任務,並將「重要目標防護」提升為「作戰計畫」演練,落實「仗在哪裡打,部隊就在哪裡訓」的戰訓指導。
然而,軍車上路難免與民間車輛發生擦撞等小事故,陳文甲建議,軍事強權的美國,也經常發生訓練的意外,除了軍方要深切檢討肇因以為改進,也可考慮和相關部會研擬特定方案,使戰、甲車於部分時段有道路優先使用權,以利軍方執行演訓任務。
此外,陳文甲、蘇紫雲皆建議,戰、甲車比照民用先進車輛安裝環場監視器,使駕駛於平常的訓練中,掌握車輛周圍環境,並加裝警示燈以有效提醒民用車輛及行人,降低意外事故。
陳文甲說,「兵者,國之大事」,從來都不是靠虛無縹緲的和平協議,而是靠實實在在的戰備訓練累積實力才能使民眾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