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院年度法律座談 許宗力:若見解有歧異是司法公信力最大傷害
司法院長許宗力今天在高院舉辦的年度法律座談會指出,若見解有歧異是司法公信力最大傷害。(記者楊國文攝)
〔記者楊國文/台北報導〕司法院長許宗力在今天(24日)高等法院舉辦的法律座談會致詞說,欣慰國際知名的瑞士洛桑管理學院調查結果,我國的司法公正性排名為近10年最高排名,與世界先進國家排名相近,可見得推動司改已獲成效,不過,若法律見解無法統一而產生歧異,是對司法公信力最大的傷害。
高等法院為溝通法律見解,提升辦案效能及裁判品質,今天起續3天,分別在司法大廈高院3樓大禮堂、最高法院四樓會議室,舉行年度的法律座談會,主持人高院院長李彥文除邀請司法大家長許宗力院長、副院長蔡烱燉外,與會來賓還包括「友軍」代表、高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涂達人、最高法院院長吳燦、司法院秘書長林輝煌、多位廳長等人。
許宗力首先肯定法律座談會帶來的效果,透過審、檢、辯、學對審判實務上見解不一而有疑義的法律問題,充分交換意見,促進學術界和實務界的交流。
許宗力指出,統一法律見解有部分法制化、有拘束力的,例如根據法院組織法在最高法院有大法庭,也有部分是沒有法制化,屬於軟性統一法律見解的方式,很多案件是在高院就確定,不會到最高法院,也應該有法制化統一法律見解的制度,但目前尚未擬定。
許宗力說,法律座談會屬於軟性統一法律見解的方式,也提供審檢辯學的交流,具有重要意義,且法律座談會可謂大法庭的「先遣部隊」,先行發覺法律問題,若最高法院認為有原則重要性,也可以提到大法庭處理。
他表示,去院每年調查民眾對司法的認知,在關於審判公信力和洽公的滿意度,都不斷提高,而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日前公佈「2021年世界競爭力年報」調查結果,我國的司法公正性排名第25名,為近10年最高排名,比2018年大幅進步13名,與世界先進國家排名相近,可見推動司改已獲成效。
但他話鋒一轉指出,由於少數重大或社會矚目案件的審判,有時候不符部份民眾預期結果,遭當事人投訴,導致民眾對司法的誤解,所屬法院應儘早對外澄清,讓社會大眾了解,若是司法同仁執行職務有不當之處,也應虛心檢討,及時督促、改善。
高院院長李彥文表示,為了解法律座談會的成效,高院對於曾參與2018、2019、2020年度談會人員,發問卷調查滿意度,回收問卷超過7成,認為對實務有幫助的,民事占98.15%,刑事占94.29%,比例相當高,可證明此項法律座談會極具意義和價值。
今年度法律座談會將討論民事類提案27則、民執類提案19則、刑事類提案有22則,邀請各審級法官、檢察官、學者教授、律師代表共190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