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券政策轉彎 張其祿:等於肯認馬政府消費券政策
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其祿。(資料照)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行政院決定振興五倍券朝全民領券方向規畫,擬不再讓民眾自掏千元換券。對此,台灣民眾黨張其祿今以公共經濟學理解析政策,強調現金及振興券在經濟效果上未見顯著差異,宜撙節行政及交易成本並提高人均補助金額。張說,政策急轉彎後便與馬政府時代的「消費券」無異,等於肯認了馬政府的政策。
張其祿表示,五倍券的政策理論基礎,來自公共經濟學財政聯邦主義(Fiscal Federalism)中有關中央政府(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州政府)間的「補助政策」關係;補助方式分為「現金」(cash)、限定用途的補助款(categorical grant)、配合款(matching grant),以及實物補助(in-kind subsidy)。
張指出,配合款的補助方式非常像「倍數券」的設計,理論上對補助方而言能更精準地將資源導引至其所欲達成的政策範疇,但行政與交易成本卻甚高。四種補助方式,就行政與交易成本而言,現金最低,其次為限定用途的補助款、再來為配合款,最高的則是實物補助;但就補助政策的目標達成而言,則是顛倒。
因此,若將上述學理援用至本次疫情的紓困振興方案設計,便不難理解政府為何不願直接發放「現金」,而是以「券」的方式框限用途與時限,甚至再加上「倍數券」的方式。但,這樣的政策設計或許符合理論的一般性假說,卻忽略了真實世界中的情境變異,同時也是不同分析層次(unit of analysis)上的錯誤援引。
張解釋,以往學理討論主要集中於中央與地方間補助關係的探討,但將其援用至政府對民眾的補助時,則有分析層次上的錯誤;民眾追增自身配合款項的「倍數券」,其經濟效果其實與「現金」並不會有太大差別,尤其是在個人端的所得效果及替代效果部分,將因「規模」或補助金額太小,根本難見顯著差異。
張說,「券」的好處最多只是限時消費,且政府最後較易統計其消費流向。若是考慮行政及交易成本,現金反而是更便捷的補助方式,且在排富後,也是更加公平和正義的補助方式。事實上,美國、日本等多數先進國家,也都是循發放現金的紓困方式處理,而非讓民眾困於政府補助技術與補助效果的陷阱之中。
張認為,政府紓困要能即時且有效,就不宜再經繁複的行政手續來進行發放,且縱使是為了振興,因為券與現金在經濟效果上的接近,也不宜再耗費龐大的行政成本印製。倒不如將其節省而直接回饋挹注至民眾身上,甚至若能排富,則可將人均補助的金額提升與集中,反而更能加強其經濟刺激效果。
張表示,若政府的振興五倍券最終拿掉民眾1000元的配合款,其便與馬政府時代的「消費券」無異,也完全失去倍數券或配合款補助方式的設計初衷,等於不會有「倍數」的效果,也等於肯認了馬政府的政策。當年發放消費券時,在野的民進黨,甚至是時任主席蔡英文不也曾主張發現金才是較好的政策方案?
張說,我們仍樂見執政黨部分派系立委願站出來,呼籲行政院改變五倍券的發放方式,尤其是民眾配合款項部分,因此點仍是進步,以避免立法院成為立法局、失去政策監督及民意反映的功能。